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11:20
原文展示:
渴者易为饮。饥者易为食。方丈日在前。
白话文翻译:
渴了的人容易找到水喝,饿了的人容易找到食物。现在的日子就在眼前。
注释:
- 渴者:口渴的人。
- 易为:容易得到。
- 饮:饮水,喝水。
- 饥者:饥饿的人。
- 食:食物,吃的东西。
- 方丈:指的是房屋,或引申为日子、生活。
- 日在前:日子就在眼前,意味着生活的现实。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裴秀,生活在魏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对人们生存现状的感悟,强调生活的基本需求。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极简的语言描绘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饮水和食物。诗中的“渴者易为饮,饥者易为食”反映出人们在面临生存困境时,渴望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诗的后半句“方丈日在前”则引导读者关注现实生活,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关注生活的实际需要。诗歌简短却意味深长,既有对生存的思考,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依然能够引发人们对基本需求的思考,提醒我们关注内心和生活的本质。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渴:象征着对生命和希望的渴望。
- 饥:暗示着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 方丈: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空间和时间,提醒人们关注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渴者”指代的是谁?
- A. 饥饿的人
- B. 口渴的人
- C. 富裕的人
- D. 忙碌的人
-
诗中的“方丈”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饮料
- B. 生活的现实
- C. 一个地方
- D. 一位智者
-
下面哪一句是对诗的正确理解?
- A. 诗人认为饮食不重要。
- B. 诗人强调关注基本生存需求。
- C. 诗人对未来感到悲观。
- D. 诗人不关心现实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裴秀的《新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在生存观念上有共通之处,李白同样重视生活的现实,但其表现方式更为浪漫和奔放。两者都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但风格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魏晋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