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0:42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春天生于何处而暗中游荡?在海角天涯之际,万事都已开始休息。
先让和风送来消息,又让啼鸟传达来由。
在长河的岸边展现草色,点缀着花房和小树的顶部。
如果你回到故乡,应该寻找我,来传达我在江州的沦落。
“江州”是指白居易曾任职的地方,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己际遇的感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而广受欢迎。他的诗歌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是唐诗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春生》写于白居易晚年,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身世的思索。
《春生》是一首描绘春天气息的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通过“春生何处暗周游”,引发了读者对春天来源的思考,表达了春天如同游子般自由而游荡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海角天涯遍始休”,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万物复苏之时,似乎一切都在休憩中悄悄生长。
在后面的句子中,“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通过和风与啼鸟的传达,使春天的到来显得生动而形象。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不仅让春天显得更为亲切,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蓬勃。
后半部分描绘了草色在长河岸边的景象以及花丛中小树的点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这一句表露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表现春天美景的同时,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未来的思索,发人深省。
春生何处暗周游?
表达了春天的来源和游荡状态,暗示春天悄然而至。
海角天涯遍始休。
描绘春天的气息已经扩展到四面八方,万物开始复苏。
先遣和风报消息,
通过和风的传递,暗示春天的到来。
续教啼鸟说来由。
啼鸟的鸣叫进一步传递春天的消息,增添了生动感。
展张草色长河畔,
描绘春天草色的生长,展现自然的美丽。
点缀花房小树头。
进一步描写春天的景象,生动而细腻。
若到故园应觅我,
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为传沦落在江州。
透露出诗人自己的失意与沦落,情感深沉。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人情的愁苦。
诗中“春生何处暗周游”意指:
A. 春天的到来
B. 春天的游荡
C. 春天的来源
D. 春天的美丽
“海角天涯遍始休”表现了什么?
A. 春天的气息扩展
B. 春天的结束
C. 自然的静谧
D. 人的思念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
A. 失望
B. 赞美
C. 思念
D. 忘却
对比白居易的《春生》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为细腻、生动,关注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后者则更显沉郁,关注国事与个人命运。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