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沈氏天隐楼

《题沈氏天隐楼》

时间: 2025-04-29 23:41:50

诗句

楼上新诗二百篇,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隐,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归来碧瓦自生烟。

灵犀美璞无人识,蔚蔚空惊草木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1:50

原文展示:

题沈氏天隐楼
作者: 苏轼 〔宋代〕
楼上新诗二百篇,
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隐,
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
归来碧瓦自生烟。
灵犀美璞无人识,
蔚蔚空惊草木妍。


白话文翻译:

这座楼上新作的诗有二百篇,
三吴的隐士最应被称道。
不是夷族,也不是惠族,真正的隐士在这里,
忘却世俗,忘却身体,恐怕是地上的仙人。
即使散尽黄金,仍然乐于做客,
归来时,青瓦上自然升起炊烟。
灵犀与美璞无人识得,
空自惊叹草木的繁茂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诗:指新创作的诗歌。
  • 三吴:泛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区,古代称为吴地,隐士多。
  • 非夷非惠:指不是夷族(外族)也不是惠族(指惠施,古代著名思想家),强调隐士的真性情。
  • 天隐:指隐士的生活,仿佛天上隐居的仙人。
  • 灵犀:比喻心灵相通的情感。
  • 美璞:未经雕琢的美玉,象征纯粹的才华。

典故解析:

  • 地仙:道教中指长生不老的仙人,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存在。
  • 散尽黄金:暗示物质财富的抛弃,强调隐士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清新婉约,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晚年,他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逐渐向隐逸生活靠拢。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沈氏天隐楼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开头两句提到楼上有二百篇新诗,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忱和对文人雅士的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非夷非惠”的表述,强调隐士的真性情,与世俗保持距离,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散尽黄金犹好客,归来碧瓦自生烟”两句,表达了即使抛弃财富,仍然乐于交友的情感。诗人描绘了回归家园时的宁静与安逸,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结尾“灵犀美璞无人识,蔚蔚空惊草木妍”,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感慨,灵犀虽美,却无人识得,暗示了隐士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出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上新诗二百篇:诗人描述楼上创作的二百首新诗,显示出文人气息。
  • 三吴处士最应贤:强调居住在三吴地区的隐士,值得尊敬。
  • 非夷非惠真天隐:强调隐士的高洁,不受外族文化影响。
  • 忘世忘身恐地仙:隐士生活的超然,仿佛是天上的仙人。
  • 散尽黄金犹好客:即使财富被抛弃,仍乐于交朋结友。
  • 归来碧瓦自生烟:回到家中,宁静的生活场景浮现。
  • 灵犀美璞无人识:才华和情感无人识得,感叹个人的孤独。
  • 蔚蔚空惊草木妍:自然之美令人惊叹,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比作仙人,表现其超然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诗: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创作的活力。
  • 碧瓦:代表了宁静的家园和归属感。
  • 灵犀:象征心灵的契合与美好情感。
  • 草木妍:自然之美,体现了生命的蓬勃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2. “散尽黄金犹好客”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友谊的重视
    C.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三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四川
    B. 江苏、浙江
    C. 山东
    D. 河北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通过山中隐士生活反映出对自然的向往。
  • 《饮酒》: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洒脱与自然。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沈氏天隐楼》与王维的《竹里馆》均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前者更侧重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后者则突出自然之美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苏轼《东坡集》
  • 王维《王维诗选》
  • 陶渊明《陶渊明集》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题沈氏天隐楼》。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 中秋前夕闻湘捷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春闺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十七 尘缘误人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二阕,为缦庵同门兄作《猗兰图》并题 其二 浣溪沙 其一 和毛熙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息壤在彼 飞字旁的字 笑耻 鹵字旁的字 竹溜 私贼 包含研的成语 轻贤慢士 惊心怵目 咬虫 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骤不及防 宝盖头的字 簟纹如水 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白衣宰相 提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