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45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
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
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竺卿你现在何处去呢?眼前的一切都显得凄凉无比。
看不到中秋的明月,只有一缕香烟在空中飘荡。
残花随暮雨飘落,枯叶覆盖着啼鸣的蝉。
谁来为新坟祭奠,渭水边一片萧条。
国家的宝物已经失落,时常有人提起李德林。
老朋友你我相对泣泪,深受朝廷的恩惠。
旧时的文稿谁来收拾,空荡的堂内影子像是在吟唱。
我徘徊不去,寒冷的阳光照在西边的山岑上。
贯休(约830年-912年),字宗道,号贯休,唐代诗人,出身于王氏家族,生于杭州。贯休擅长诗歌和书法,尤其是在山水诗和咏怀诗方面有独到的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此诗作于贯休晚年,反映了他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动荡、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景象渗透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贯休的《经栖白旧院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往昔友谊的感慨。首句“竺卿何处去”即引发读者对离散友人的追忆,情感由此铺展开来。整首诗的意境沉重而凄凉,诗人通过对秋月、残花、枯叶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氛围。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两句,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凄凉,花瓣和叶子的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挽回的悲伤。接下来的“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则通过对新坟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最后几句提及的“故人卿相泣”与“旧藁谁收得”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往昔的无奈与追忆。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考,体现了贯休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对孤独的敏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竺卿”指的是:
A. 诗人的故友
B. 诗人的家人
C. 诗人的对手
D. 无法确定
“残花飘暮雨”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安宁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家庭团聚
B. 生命的无常与思念
C. 自然的美丽
D. 对财富的追求
以上是对《经栖白旧院二首》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