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00:58
上卢使君
作者:贯休 〔唐代〕
一别旌旗已一年,
二林真子劝安禅。
常思双戟华堂里,
还似孤峰峭壁前。
步出林泉多吉梦,
帆侵分野入祥烟。
自怜酷似随阳雁,
霜打风飘到日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卢使君分别一年后的思乡情怀。诗中提到的“二林真子”劝说他修禅,常常回忆起华堂里的双戟(象征权威与荣耀),却不禁想起孤峰峭壁的风景。走出林泉,常常做美好的梦,乘船穿越分野,迎接祥和的烟雾。自怜似随阳雁,经历霜打风飘,终于来到了日边。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之,号梦阮,唐代诗人,著有《贯休诗集》。其风格独特,常以山水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与卢使君分别一年之际,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在社会动荡的唐代,士人常常面临离别与孤独,贯休借此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上卢使君》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哲理的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一年后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提到的“旌旗”与“劝安禅”暗示了诗人与卢使君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思考。作者在回忆与卢使君共处的时光,思绪万千,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双戟华堂”与“孤峰峭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了权力与孤独的对立。步出林泉的吉梦和祥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以阳雁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漂泊的感慨,既有无奈又有自怜,体现了唐代士人面对现实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二林真子”主要指的是谁?
“双戟华堂”象征着什么?
诗人用什么比喻表达自己的漂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