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时间: 2025-05-10 04:12:06

诗句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

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

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

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

逸老诚云福,遗形未免贫。

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

静想忘年契,冥思接武晨。

连宵洽杯酒,分日掌丝纶。

蠹简书陈事,遗孤托世亲。

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2:06

原文展示: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徐铉 〔唐代〕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 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 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 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 逸老诚云福,遗形未免贫。 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 静想忘年契,冥思接武晨。 连宵洽杯酒,分日掌丝纶。 蠹简书陈事,遗孤托世亲。 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

白话文翻译:

全世界都重视文雅,但你的品质更为真诚。 曾经感叹鸡鹤混杂,最终日日与淄磷不同。 你是写词赋的离骚之客,是上书谏诤的忠臣。 胸怀道家之友,风度古时之人。 安逸的老人确实是云中之福,但遗留下的形体难免贫困。 追求文章只能得到草稿,埋葬的玉石最终化为尘土。 静静地思考忘年的契约,深思接武的早晨。 连夜畅饮杯酒,分日掌管丝纶。 蠹简上记载着陈旧的事,遗孤托付给世间的亲人。 前贤们也有同样的叹息,并非只有我独自沾巾。

注释:

字词注释:

  • 举世:全世界。
  • 文雅:文化修养高雅。
  • 质真:品质真诚。
  • 混鸡鹤:比喻混杂不纯。
  • 淄磷:淄水和磷石,比喻不同。
  • 离骚客:指写词赋的文人。
  • 封章谏诤臣:上书谏诤的忠臣。
  • 襟怀:胸怀。
  • 道家侣:道家之友。
  • 标格:风度。
  • 逸老:安逸的老人。
  • 遗形:遗留下的形体。
  • 求文:追求文章。
  • 空得草:只能得到草稿。
  • 埋玉:埋葬的玉石。
  • 静想:静静地思考。
  • 忘年契:忘年的契约。
  • 冥思:深思。
  • 接武晨:接武的早晨。
  • 连宵:连夜。
  • 洽杯酒:畅饮杯酒。
  • 分日:分日掌管。
  • 掌丝纶:掌管丝纶。
  • 蠹简:蠹简上记载。
  • 陈事:陈旧的事。
  • 遗孤:遗孤托付。
  • 世亲:世间的亲人。
  • 前贤:前贤们。
  • 同此叹:有同样的叹息。
  • 非我独沾巾:并非只有我独自沾巾。

典故解析:

  • 离骚客:指屈原,其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
  • 封章谏诤臣:指古代忠臣上书谏诤的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南唐降宋,历任宋朝官职。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以诗才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为悼念刑部侍郎乔公而作。乔公可能是徐铉的朋友或同僚,其去世引起了徐铉的深切哀悼。诗中表达了对乔公品质的赞美,对其去世的悲痛,以及对其遗留事业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乔公品质的赞美和对他的去世的悲痛,展现了徐铉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一句,既表达了对乔公品质的敬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雅的重视。“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则进一步描绘了乔公的文学才华和政治忠诚。后文通过对乔公遗留事业的关切,如“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表达了对逝者未来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徐铉深沉的文学造诣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全世界都重视文雅,但你的品质更为真诚。
  2. “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曾经感叹鸡鹤混杂,最终日日与淄磷不同。
  3. “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你是写词赋的离骚之客,是上书谏诤的忠臣。
  4. “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胸怀道家之友,风度古时之人。
  5. “逸老诚云福,遗形未免贫。”:安逸的老人确实是云中之福,但遗留下的形体难免贫困。
  6. “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追求文章只能得到草稿,埋葬的玉石最终化为尘土。
  7. “静想忘年契,冥思接武晨。”:静静地思考忘年的契约,深思接武的早晨。
  8. “连宵洽杯酒,分日掌丝纶。”:连夜畅饮杯酒,分日掌管丝纶。
  9. “蠹简书陈事,遗孤托世亲。”:蠹简上记载着陈旧的事,遗孤托付给世间的亲人。
  10. “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前贤们也有同样的叹息,并非只有我独自沾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混鸡鹤”比喻混杂不纯,“埋玉遂为尘”比喻逝者化为尘土。
  • 对仗:如“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乔公品质的赞美和对他的去世的悲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诗中既展现了乔公的文学才华和政治忠诚,也表达了对逝者未来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雅:文化修养高雅。
  • 质真:品质真诚。
  • 混鸡鹤:比喻混杂不纯。
  • 离骚客:指写词赋的文人。
  • 封章谏诤臣:上书谏诤的忠臣。
  • 道家侣:道家之友。
  • 标格:风度。
  • 逸老:安逸的老人。
  • 遗形:遗留下的形体。
  • 求文:追求文章。
  • 空得草:只能得到草稿。
  • 埋玉:埋葬的玉石。
  • 静想:静静地思考。
  • 忘年契:忘年的契约。
  • 冥思:深思。
  • 接武晨:接武的早晨。
  • 连宵:连夜。
  • 洽杯酒:畅饮杯酒。
  • 分日:分日掌管。
  • 掌丝纶:掌管丝纶。
  • 蠹简:蠹简上记载。
  • 陈事:陈旧的事。
  • 遗孤:遗孤托付。
  • 世亲:世间的亲人。
  • 前贤:前贤们。
  • 同此叹:有同样的叹息。
  • 非我独沾巾:并非只有我独自沾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五代 D. 明代

  2. 诗中“词赋离骚客”指的是什么? A. 写词赋的文人 B. 离骚的作者 C. 政治家 D. 书法家

  3. 诗中“埋玉遂为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C. 五代
  2. A. 写词赋的文人
  3. A. 比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徐铉诗中提到的“词赋离骚客”,可以阅读屈原的《离骚》,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 杜甫的《哀江头》:杜甫的这首诗也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可以与徐铉的诗进行对比,体会不同诗人的哀悼之情。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哭刑部侍郎乔公诗》与杜甫的《哀江头》:两首诗都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但徐铉的诗更注重对逝者品质的赞美,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悲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徐铉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其一 忆江南 忆江南 为陈溪山寿 忆江南 忆江南·咏淮园 忆江南 忆江南 题居廉扇面画 忆江南 其七 寄外 忆江南 其六 寄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角字旁的字 众好众恶 邀阻 魏颗结草 着摸 虫字旁的字 东欧平原 包含胥的词语有哪些 工夫不负有心人 包含怠的成语 招架不住 旡字旁的字 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佐杂 平地起骨堆 牛字旁的字 栈山航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