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明道人宿山寺

《和明道人宿山寺》

时间: 2025-05-07 22:24:03

诗句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4:03

原文展示:

和明道人宿山寺 徐铉 〔唐代〕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经过的地方,在山前和水边。 小院深处传来磬声,高房中灯影遥远。 夜晚宿在楼角,归云拥抱着殿廊。 羡慕你闲适不得,早起随着班次行走。

注释:

  • 闻道:听说。
  • 经行:经过。
  • 水阳:水边。
  • 磬声:寺庙中敲击的磬的声音。
  • 迥:遥远。
  • 落宿:住宿。
  • 归云:归来的云。
  • 羡师:羡慕你。
  • 逐班行:随着班次行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官至散骑常侍。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与明道人宿于山寺时所作,表达了对明道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以及自己早起随班行走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宁静景象和明道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忙碌生活的无奈。诗中“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一句,以声影交织的手法,营造出山寺深邃幽静的氛围。而“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明道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以及自己早起随班行走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五言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 诗人听说明道人经过的地方,在山前和水边,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
  2.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 小院深处传来磬声,高房中灯影遥远,营造出山寺的幽静氛围。
  3.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 夜晚宿在楼角,归云拥抱着殿廊,描绘了山寺夜晚的宁静景象。
  4.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 羡慕明道人的闲适生活,而自己却要早起随班行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中的“深”与“迥”,“小院”与“高房”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如“归云拥殿廊”中的“拥”字,赋予归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忙碌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磬声:象征山寺的宁静和宗教的庄严。
  • 灯影:象征夜晚的宁静和远方的距离。
  • 归云:象征自然的宁静和归宿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磬声深小院”中的“磬声”象征什么? A. 山寺的宁静 B. 夜晚的宁静 C. 宗教的庄严 D. 远方的距离

  2. 诗中“羡师闲未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B. 对忙碌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 D. 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和明道人宿山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但徐铉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己忙碌生活的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铉的诗歌。

相关查询

山院观花 谢自然升仙 赠王屋刘道士 送道友游山 桃源词二首 同张炼师溪行 宿兰若 访松岭徐炼师 春日题罗处士山舍 山中喜静和子见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肤使 早就 目字旁的字 先务之急 器满将覆 鰕狗 金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捧心西子 积雪囊萤 阴服微行 走免 不安于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