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4:03
原文展示:
和明道人宿山寺 徐铉 〔唐代〕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经过的地方,在山前和水边。 小院深处传来磬声,高房中灯影遥远。 夜晚宿在楼角,归云拥抱着殿廊。 羡慕你闲适不得,早起随着班次行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官至散骑常侍。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与明道人宿于山寺时所作,表达了对明道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以及自己早起随班行走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宁静景象和明道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忙碌生活的无奈。诗中“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一句,以声影交织的手法,营造出山寺深邃幽静的氛围。而“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明道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以及自己早起随班行走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五言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忙碌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磬声深小院”中的“磬声”象征什么? A. 山寺的宁静 B. 夜晚的宁静 C. 宗教的庄严 D. 远方的距离
诗中“羡师闲未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B. 对忙碌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 D. 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