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峭壁兰

《峭壁兰》

时间: 2025-07-26 22:22:13

诗句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22:13

原文展示: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峭壁,兰花在天空的碧蓝之中盛开。下面有个砍柴的人,伸手想去折兰花,却怎么也够不着。

注释:

  • 峭壁:陡峭的山壁。
  • 一千尺:形容山壁的高度,夸张了峭壁的险峻。
  • 兰花:一种珍贵的花卉,象征着高洁和美丽。
  • 空碧:形容天空的清澈和蔚蓝。
  • 采樵人:指砍柴的人,寓意勤劳与朴实。
  • 伸手折不得:形容砍柴人试图去折兰花,但由于距离太远而无法实现。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的品德,诗中通过描写兰花的高洁与采樵人之间的距离,隐喻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常反映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峭壁兰》创作于郑燮生活的清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怀。此诗通过对峭壁和兰花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峭壁兰》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尽管篇幅不长,却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峭壁的高耸与兰花的美丽,带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感受。特别是“空碧”一词,更是让人联想到那种清新、纯净的自然境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意境。

而后两句则转向现实,描绘了一个采樵人,他虽有心想要折取兰花,却因距离太远而无法实现。这一对比,不仅彰显了自然美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距离,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人之所欲相结合,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常常遭遇的种种障碍,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峭壁一千尺:极高的峭壁,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险峻。
  2. 兰花在空碧:兰花在天空中盛开,象征着高洁与理想。
  3. 下有采樵人:描绘了生活中的普通人,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4. 伸手折不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夸张:用“一千尺”形容峭壁的高度,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 对比:兰花的高洁与采樵人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题。
  • 意象:兰花代表理想、美好;采樵人则代表现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峭壁、兰花与采樵人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美好时,常常面临现实的阻碍,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峭壁:象征险阻、困难。
  • 兰花:象征理想、高洁的追求。
  • 采樵人:代表普通人,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峭壁”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陡峭的山壁
    • C. 河流
  2. 诗中“兰花”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高洁与理想
    • C. 人际关系
  3. 采樵人为什么无法折到兰花?

    • A. 兰花太少
    • B. 距离太远
    • C. 风太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自然的壮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感慨与思考。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起的思乡情,与《峭壁兰》在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出诗人在自然中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
  • 《郑燮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蒋沙庄居十首 其二 蒋沙庄居十首 其一 惜双双令 佳人醉(元宵上太守) 安平乐慢 题翠蛟亭 南园用端中韵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 其二 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虚文缛礼 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傍观冷眼 蓝田种玉 四荒 舟字旁的字 凝望 姓结尾的成语 摧坚陷阵 活现 分数线 不咸 爪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斗字旁的字 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小枉大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