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一》

时间: 2025-04-30 18:40:51

诗句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0:51

原文展示: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白话文翻译:

兰叶在春天生机勃勃,桂花在秋天洁白如玉。
欣欣向荣的生机,正是因为你而成为了佳节。
谁知道那些栖息在林中的人,听到风声就心满意足。
草木也有自己的本心,何必去渴求美人来折取?

注释:

  • 兰叶:指兰花的叶子,象征着高雅和清香。
  •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繁茂的样子。
  • 桂华:指桂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
  • 皎洁:形容洁白光亮的样子。
  • 欣欣:形容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样子。
  • 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引申为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 林栖者:指隐居于林中的人,象征隐逸者。
  • 草木有本心:草木也有自己的情感与愿望,隐喻自然的独立性。

典故解析: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一种自然的独立精神,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尤其与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强调“无为而治”,以及回归自然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他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态度,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感遇十二首·其一》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兰叶与桂花的描写,表现出春秋两季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成熟。这种生机不仅体现在植物上,也映射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中。诗中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这美好的时节,隐居在林中的人,听着风声,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似乎已然满足。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以草木的本心为切入点,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诗人用自然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反映出一种对世俗事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一思想与道家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自然的本质和人应有的态度。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引发人们对人生、自然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叶春葳蕤:春天的兰叶生机勃勃,象征着春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2. 桂华秋皎洁:秋天的桂花如同洁白的玉石,传达出秋天的清新与宁静。
  3. 欣欣此生意:描绘出生命的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状态,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 自尔为佳节:生活的美好时刻正是因为自然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美丽。
  5. 谁知林栖者:探讨隐居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对自然的享受与满足。
  6. 闻风坐相悦:听到风声就感到愉悦,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7. 草木有本心:强调草木有自己的情感,象征自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8. 何求美人折:质问为何要依赖他人,表达对自然与内心满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叶和桂华比作生命的象征,展现自然之美。
  • 拟人:草木被赋予了情感,强调自然的灵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描绘春秋的美丽和隐居者的宁静,诗人传达了追求内心满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兰叶:象征高雅与生机。
  • 桂华:象征美丽与纯洁。
  • 林栖者:象征隐逸者,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 草木:象征自然的独立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叶”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高雅与清香
    C. 富贵

  2. “草木有本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自然的依赖性
    B. 自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C. 对世俗的渴求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C. 对金钱的贪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两首诗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张九龄则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朝中措 朝中措(黄帅宪侍儿倩奴) 朝中措 其二 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朝中措(次聪父韵) 朝中措 其二 朝中措 朝中措 辛卯大雪冷雨连宵 朝中措 咏水仙花 朝中措 答光侄女 朝中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戛玉敲金 自动挡 贝字旁的字 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塞维利亚 金字旁的字 无期 德结尾的成语 夕字旁的字 鸦室 席卷而逃 银竹 反文旁的字 忧公无私 人伦并处 一至于斯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