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4:10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孤独的鸿雁从海面飞来,池塘的波光都不敢去看。
侧面看见两只翠鸟,栖息在三珠树上。
那矫健的身影在珍贵的树梢,难道不怕金色的药丸吗?
华丽的衣服让人指指点点,光明的名声又让神灵厌恶。
如今我在这迷雾中游荡,打猎的人又在追求什么呢?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和文章闻名,尤其在政治上有显著成就,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所作的诗歌系列,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这首诗创作于他经历了政治波折后,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名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四》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诗作,诗中通过孤鸿的形象引发对孤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开头的“孤鸿海上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漂泊感,鸿雁自海而来,似乎是对个人命运的隐喻。接着提到“池潢不敢顾”,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无所适从,似乎在表达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则引入了自然的元素,翠鸟的出现象征着自由与希望,但同时又与“矫矫珍木巅”的对比,揭示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内心却深藏恐惧与不安。“得无金丸惧?”一句,暗示对长生不老、名利的追求是否真的值得,表现出对虚幻理想的质疑。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当下迷茫状态的叹息,“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在这个迷雾中,打猎的人到底在追求什么?似乎在质问世人对于生活真正的追求是什么,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余地。
全诗探讨了孤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质疑世俗名利的价值,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张九龄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孤鸿”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孤独与漂泊
C. 名利
“金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实的财富
B. 虚幻的理想与追求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