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9
欲将同异较锱铢,
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
子今知我我知鱼。
想要将同与异一较高下,
那心肝与胆量也能像楚与越那样分明。
如果相信万物的差异最终归于一个道理,
那么你现在知道我,我也知道你如同这鱼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楚越”的对比,源自中国历史上楚国与越国的纷争和文化差异,常用来比喻对立的两方。这里用来暗示人们在表面上的不同可以有相同的本质。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万物本质的探究。此时,苏轼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心境愈加深邃。
这首诗通过对“同异”的探讨,展现了苏轼对人生与哲理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欲将同异较锱铢”引入,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关注细微的差异,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内在联系。接着,诗人以“肝胆犹能楚越如”形象化了这种对立的关系,展示了内心的坚定与勇敢,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自我信念的坚守。
随后,诗中转入哲理层面,提到“若信万殊归一理”,让读者思考万物虽有不同,但背后却有共同的原则与道理。最后一句“子今知我我知鱼”则转向自我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理解,仿佛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理解和共鸣,源于对自身和他人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承载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那种洒脱而又深邃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际关系与万物本质的思考,强调了差异与共通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倡深刻理解自我与他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欲将同异较锱铢”中的“锱铢”指的是什么?
A. 大量的财富
B. 细微的差别
C. 重要的道理
D. 复杂的关系
“肝胆犹能楚越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内心的恐惧
B. 坚定与勇气
C. 对外界的无奈
D. 对历史的怀念
“若信万殊归一理”中的“万殊”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困扰
B. 事物的差异
C. 自我的探索
D. 人际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