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08
原文展示:
久雨 张耒 〔宋代〕
攲檐积雨苔生瓦,陋巷人稀泥及门。 坡下牛羊来远墅,舍旁麻苘接荒村。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的雨水使得屋檐倾斜,积雨在瓦上生出了苔藓,狭窄的巷子里人烟稀少,泥泞甚至到了门口。 山坡下,牛羊从远处的别墅区走来,房屋旁边,麻苘与荒凉的村庄相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此诗描绘了雨后的乡村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观察到长时间降雨后的乡村景象,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攲檐积雨苔生瓦”,以屋檐上的苔藓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持久和环境的潮湿。次句“陋巷人稀泥及门”,进一步以狭窄巷子中人烟稀少和泥泞的景象,反映了雨后乡村的宁静与荒凉。后两句“坡下牛羊来远墅,舍旁麻苘接荒村”,则通过远近景的结合,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捕捉,传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乡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坚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攲檐积雨苔生瓦”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后的城市 B. 雨后的乡村 C. 晴朗的乡村 D. 晴朗的城市
诗中“陋巷人稀泥及门”反映了什么? A. 乡村的热闹 B. 乡村的宁静 C. 城市的繁华 D. 城市的冷清
诗中“坡下牛羊来远墅”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生活的平和 C. 生活的忙碌 D. 生活的奢华
诗中“舍旁麻苘接荒村”强化了什么感觉? A. 乡村的热闹 B. 乡村的宁静 C. 乡村的荒凉 D. 乡村的繁华
答案:1. B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