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唐山人

《赠唐山人》

时间: 2025-05-07 22:57:05

诗句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

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

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05

原文展示:

赠唐山人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
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
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
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白话文翻译:

赠送给唐山人
长长的白须垂下,像头发一样,七十岁的人,头发如同黳(黑色)。
醉眼看着小青天,吟唱的情感在太华山(低处)流淌。
千年老松环绕着房屋,半夜的雨水连绵流淌着小溪。
邛蜀的道路延绵无尽,往来之间独携琴音。

注释:

  • 垂须:垂下的胡须,形容老人的特征。
  • :意为黑色,形容头发的颜色。
  • 醉眼:形容眼神迷离,可能因为醉酒,或是陶醉于自然中。
  • 青天小:形容天空一片清澈,似乎变得小巧。
  • 吟情:吟唱的情感,表达一种抒情的状态。
  • 太华:指太华山,是一座著名的山脉。
  • 千年松:指千年老松,象征着长寿和坚韧。
  • 邛蜀路:邛蜀是地名,古时通往四川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李洞的作品多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洞晚年,正值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总结期。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唐山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赠唐山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篇“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描绘了一位年长者的形象,表现出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智慧。通过“醉眼青天小”,诗人表现出对生活的陶醉与对自然的欣赏,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接着,诗中提到“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用自然景象映衬出人居环境的优雅与安宁,给人一种安适感。最后一句“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则表现了诗人对音乐与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垂须长似发:描绘老人的长须,暗示岁月的流逝。
    2. 七十色如黳:强调年长者的魅力,尽管年老,但依然保持着黑发,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3. 醉眼青天小:表现出一种陶醉的状态,仿佛在醉酒中看到了广阔的天空。
    4. 吟情太华低:吟唱的情感流淌,表明诗人对自然的深情。
    5. 千年松绕屋:老松象征着坚定与长久,突显居所的宁静。
    6. 半夜雨连溪:雨水滋润着溪流,暗示着自然的和谐。
    7. 邛蜀路无限:道路的延绵无尽,喻示着人生旅途的漫长与探索的乐趣。
    8. 往来琴独携:琴声伴随,象征着诗人对音乐与艺术的追求。
  •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垂须”和“醉眼”的描写,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老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生活的智慧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 垂须:象征着老人的智慧与经历。
  • 千年松:象征长寿、顽强与稳定。
  • :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七十色如黳”中的“黳”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黑色
    • C. 白色
  2. 诗人通过“千年松”想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坚韧与长久
    • C. 自然的无情
  3. “往来琴独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旅行
    • B. 音乐与艺术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洞的《赠唐山人》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李洞则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七 送赵阜主簿 挽林计院二首 梅月为蚤虱所苦各赋二绝 其二 虱 和季弟韵二十首 小雪后二日二首 道士 挽郑判官 首春九日寿溪三绝 游水东诸洞次同游韵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百媚千娇 同字框的字 不齿于人 裦衫 癶字旁的字 菲言厚行 金字招牌 羸驷 包含允的词语有哪些 原汤 鞠旅陈师 芙蓉并蒂 白字旁的字 取乱存亡 贝字旁的字 包含灌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