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书僧院

《宿书僧院》

时间: 2025-05-07 22:39:28

诗句

夜水笔前澄,时推外学能。

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

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

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28

诗词名称: 宿书僧院

作者: 李洞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夜水笔前澄,时推外学能。
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
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
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的水面上,笔尖映出了清澈的光影,不时地回想起外面的学识与才能。写成的字有百个之多,庭院里灯光闪烁,仿佛经历了多次的转动。我把墨寄给掌管大坛的官员,分给了来自蜀国的僧人一些纸笺。我为江边寺庙的塔楼题写了字,匾额高高挂在云层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1. 宿:停留、住宿。
  2. 书僧院:书法僧人的院落。
  3. 夜水:夜晚的水面,指寂静清澈的环境。
  4. 笔前澄:笔尖前方清晰明亮,形容书写的状态。
  5. 外学:外面的学问和知识。
  6. :庭院。
  7. :灯光,象征着夜晚的学习和创作。
  8. 寄墨:寄送墨水,隐喻与他人交流。
  9. 大坛吏:指管理大坛的官员。
  10. 蜀国僧:来自四川的僧人。
  11. 江寺塔:江边寺庙的塔。
  12. 牌挂入云层:匾额高悬,象征着名声显赫。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江寺塔”可能与唐代著名的寺庙有关,反映出当时文化和宗教的交融。诗中提到“蜀国僧”,暗示了地域文化的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情,作品多蕴含哲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洞住宿于书僧院之时,表现出他在宁静环境中求学与创作的情景,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宿书僧院》通过描绘诗人夜晚在书僧院中学习和创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诗中的“夜水笔前澄”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在静谧中思考的状态。接下来的“时推外学能”,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知识的向往,这种追求不仅限于书本,而是希望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见解。

“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描写了创作的过程,字数之多和灯光的闪烁象征着诗人勤奋与执着的学习精神。在“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中,诗人通过寄送墨水和纸笺,表现了他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的友情与合作。

最后一句“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则高屋建瓴,诗人通过为寺庙的塔楼题名,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期望,同时也隐含了诗人自身的名声与理想。这种对名声的追求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展现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友人的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水笔前澄: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水面与笔尖的映照,暗示写作的清晰。
  2. 时推外学能:反思外界的学问,体现思想的开放和对知识的渴望。
  3. 书成百个字:强调创作的成果,表达了勤奋的态度。
  4. 庭转几遭灯:意象中的灯光,象征着夜晚学习的坚持与不懈。
  5. 寄墨大坛吏:通过寄送墨水,展现与他人的交流与联系。
  6. 分笺蜀国僧:与来自蜀地的僧人分享,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7. 为题江寺塔:为寺庙题字,表明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8. 牌挂入云层:象征着名声的高远,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夜水如镜,映照出清丽的笔迹,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各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灯光、墨水等元素象征着知识和交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知识的追求和个人理想的实现,表现了文人对文化和友谊的重视,体现了唐代文人精神的精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夜水:象征宁静与思考。
  2. :表示书写与创作。
  3. :象征知识的光明与希望。
  4. :象征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创作。
  5. 江寺塔:象征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国僧”代表什么? A. 四川的僧人
    B. 浙江的僧人
    C. 北京的僧人

  2. “夜水笔前澄”中的“澄”是什么意思? A. 清澈
    B. 浑浊
    C. 灰暗

  3. 诗人寄墨给谁? A. 自己
    B. 大坛吏
    C. 朋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在夜晚的宁静中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同样体现了文人对亲友的思念,反映了唐代人际关系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宿书僧院》的诗意、背景和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公时在泉幕,有怀汪彦章而作。以当路多忌,故托玉人以见意。) 菩萨蛮 三月晦夜午起,和芦川送春韵 菩萨蛮十首 其二 仿温助教体 菩萨蛮·金风簌簌惊黄叶 菩萨蛮 幽怨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题黄子久溪山雨意图 菩萨蛮 其五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菩萨蛮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拒狼进虎 又字旁的字 戴玄履黄 顺风使帆 开山之祖 见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笼鸟槛猿 包含岔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乡头 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迷顽 包含淡的成语 银山铁壁 总街之庭 包含枚的词语有哪些 骚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