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5:22
送蔡十二之海上
作者:高适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
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
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
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的悲伤。面对面相对,却感到如此沉重和悲凉。季弟思念离别的情景,而贤兄则急于援助。河流的冰已经融化,海上的路途又在寒雪中艰难。尽管还有南飞的大雁,却知道你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情景。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北。高适以边塞诗著称,作品情感真挚,风格豪放,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诗写于高适送别朋友蔡十二时,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担忧。诗中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时节,象征着分别即将来临,充满了伤感。
高适的《送蔡十二之海上》是一首饱含感情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忧伤。首句“黯然何所为”,以沉重的情感开篇,展示了送别时的惆怅。接下来的“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极具诗意,“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一方面暗示了时节的变换,另一方面也隐喻了离别的无奈与艰辛。尤其是“海路雪中寒”,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难,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担忧。
最后一句“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通过大雁的形象,增添了离愁别绪的氛围。南飞的大雁象征着迁徙和思念,而“知君不忍看”则突显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细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高适深厚的诗歌功力和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感悟。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南飞雁”寓意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悲伤与对友人的关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旅程的忧虑。
诗中“黯然何所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尚有南飞雁”中的“大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贤兄”指的是谁?
高适的《送蔡十二之海上》与李白的《送友人》在离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高适更注重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多用豪放的个性和洒脱的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