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23
原文展示:
癸卯岁毗陵登高会中贻同志 章碣 〔唐代〕
流落常嗟胜会稀,故人相遇菊花时。 凤笙龙笛数巡酒,红树碧山无限诗。 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长杨羽猎须留本,开济重为阙下期。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感叹流离失所,难得有美好的聚会,今天老朋友在菊花盛开的时候相遇了。 我们吹奏着凤笙和龙笛,轮流饮酒,周围是红叶的树木和碧绿的山峦,激发了无限的诗意。 那些辛苦学习的举子最终归于尘土,而天地间的大部分却被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占据。 在长杨树下打猎时,我们要保留本心,期待着再次在宫阙之下相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碣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这首诗是在癸卯年(可能是唐代的某个年份)在毗陵(今江苏常州)参加登高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秋天的登高会上,诗人遇到了久别重逢的同志,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表示了不满和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诗中“流落常嗟胜会稀”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感慨,也凸显了这次聚会的难得和珍贵。“凤笙龙笛数巡酒,红树碧山无限诗”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和景色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诗意和豪情。“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尖锐批评,表达了对辛勤学习却不得志的举子的同情,以及对投机取巧者的鄙视。最后两句“长杨羽猎须留本,开济重为阙下期”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保持本心,期待再次相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对时局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与故人相遇的喜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凤笙龙笛”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食物 C. 服饰 D. 建筑
“尘土十分归举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举子的同情 B. 对偷儿的鄙视 C. 对聚会的珍惜 D. 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最后一句“开济重为阙下期”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