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1:56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马生本是个贫穷的士人,跟随我已经二十年。
他日夜期盼我能富贵,想要分一分我买山的钱。
如今我反而拖累了他,借了他的田地而停止耕作。
在龟背上刮毛,何时才能做成毡呢?
可怜马生痴情,至今还夸赞我贤明。
大家都笑我,然而我终究不后悔,施舍一次胜过千次的回报。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深受后世喜爱。
《东坡八首》是苏轼在经历政治风波后所作,反映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写于他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对朋友马生的感激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轼与马生的情谊,深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和相互扶持。开头几句,苏轼回忆与马生的相识历程,二十年的友谊让人感慨万千。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生不仅关注苏轼的富贵,还期望能够从中得益,这种期待在诗中显得既真诚又无奈。
接着,苏轼自我反省,认为自己如今的处境反而拖累了马生,借了他的田地而停止耕作,内心充满了愧疚。后面的比喻“刮毛龟背上”形象地描绘了他在经济上陷入的困境,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最后几句,苏轼对马生的痴情表示同情,虽然众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甚至嘲笑,但他却依然坚定不移。这种情感的坚持正是苏轼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彰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与自责,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传达出即便在困境中,仍应坚持真诚与善良的信念。
马生与苏轼的关系是什么?
A. 兄弟
B. 朋友
C. 同事
D. 竞争对手
诗中提到“刮毛龟背上”是比喻什么?
A. 学习的艰难
B. 生活的困境
C. 友情的珍贵
D. 财富的获取
苏轼对马生的态度是什么?
A. 愤怒
B. 愧疚与同情
C. 无所谓
D. 嘲讽
答案:
以上内容为对《东坡八首》的详细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作品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