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中行

《月中行》

时间: 2025-05-10 04:54:12

诗句

月华静夜思悠哉。

夜静灭纷埃。

窥人不待画堂开。

圆影隙中来。

细轩朱缀香尘满,重门掩、露滴金苔。

洞房未晓且徘徊。

清漏不须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4:12

原文展示:

月华静夜思悠哉。夜静灭纷埃。窥人不待画堂开。圆影隙中来。细轩朱缀香尘满,重门掩露滴金苔。洞房未晓且徘徊。清漏不须催。


白话文翻译:

月光洒在静谧的夜晚,思绪沉醉悠然。夜色宁静,尘埃已经消散。我窥视着那等待开启的画堂,圆月的影子悄悄从缝隙中透出。细腻的窗帘上点缀着香气,房间里满是细腻的香尘,重重的门掩住了露水,滴落在金色的苔藓上。洞房还未天亮,我在门前徘徊,清晨的滴水声无需催促。


注释:

  • 月华:月光。
  • 静夜:安静的夜晚。
  • 悠哉:悠然自得,形容心境宁静。
  • 纷埃:尘埃纷乱,形容烦扰的事物。
  • 窥人:偷看里面的人。
  • 画堂:精美的房间。
  • 圆影:圆月的影子。
  • 细轩:细腻的窗户。
  • 朱缀:朱红色的装饰。
  • 香尘:香气弥漫的细微尘埃。
  • 重门:厚重的门。
  • 露滴:露水滴落。
  • 金苔:金色的苔藓。
  • 洞房:新婚的房间。
  • 清漏:时间的流逝,滴水的声音。
  • 不须催:无需催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止庵,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在诗词、散文和戏曲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杨慎的诗歌以清新、隽永而著称,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月中行》写于杨慎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生活困顿之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所展现的宁静夜晚与内心的悠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月中行》是一首描绘夜晚月光下情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时光的珍视与思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温馨的氛围。开篇便以“月华”引入,渲染出一种清冷、宁静的夜晚,接着通过“夜静灭纷埃”,让人感受到一切烦扰都已消失,心境也得以平静。

“窥人不待画堂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隐秘与渴望,暗示着某种期待和情感的低语。而“圆影隙中来”,则将月亮的影子与诗人的思绪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交融,流露出对月光的依恋和思考。

后半部分通过“细轩朱缀香尘满”描绘了房间的细腻与温馨,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香气与宁静的气氛。最后“清漏不须催”则显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应当静静珍惜,而非急于追求。

整首诗风格优雅,意境深远,既有对夜晚宁静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学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月华静夜思悠哉”:月光洒在静谧的夜晚,思绪悠然自得。
    2. “夜静灭纷埃”:夜色安静,尘埃已消散,内心宁静。
    3. “窥人不待画堂开”:偷偷观望,不必等待房门开启,暗示对某种情感的渴望。
    4. “圆影隙中来”:月亮的影子悄然从缝隙中透出,营造出神秘感。
    5. “细轩朱缀香尘满”:窗帘细腻,香气弥漫,房间的温馨描写。
    6. “重门掩露滴金苔”:厚重的门掩住了露水,滴落在苔藓上,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7. “洞房未晓且徘徊”:新房尚未天亮,我在门前徘徊,暗示期待与不安。
    8. “清漏不须催”:时间的滴落声无需催促,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华”,用月光比喻清幽、宁静的情感。
    • 拟人:“清漏不须催”,把时间的流逝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月光、夜晚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清明,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房间:代表私人空间,暗示内心的隐秘与期待。
  • 露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华”指的是什么? A. 日光
    B. 月光
    C. 星光

  2. “清漏不须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焦虑
    C. 从容

  3. 诗人对夜晚的态度是? A. 急躁
    B. 珍惜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夜晚月光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
  • 王维《鹿柴》: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诗词对比:

  • 《月中行》与《静夜思》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哲理的表达,而后者则侧重于情感的直接流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十二 红桥春游词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四 题嘉定章小琴女史《拜月图》 望江南十三首 其十三 旅窗杂忆 望江南 望江南 登烟台山 望江南 望江南 留别长沙 望江南 其一 青岛聊居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麤事 称心如意 白字旁的字 放诞任气 西字头的字 街头市尾 包含帚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衙衏 散养 龙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辘辘远听 剥床及肤 包含缝的成语 体用 先字旁的字 源源而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