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2:16
月中行 采莲
作者: 李雯 〔清代〕
新丝轻染石榴红,
虹挂小窗东。
淡烟深柳晚来风,
结伴采芙蓉。
毂纹细浪牵花桨,
双鹭下绿水摇空。
藕花裙湿鬓云松,
人在落霞中。
全诗翻译:
新织的丝绸轻轻染上石榴花的红色,
彩虹挂在小窗的东边。
淡淡的烟霭中,深深的柳树在晚风中摇曳,
一群人伴着采集芙蓉花。
船的轮纹在细浪中牵引着花桨,
两只白鹭在绿水中轻轻摇曳。
藕花裙子沾湿了鬓边的云鬓,
人在落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擅长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月中行 采莲》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田园生活与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夏日傍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们的和谐。首联“新丝轻染石榴红,虹挂小窗东”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引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通过“淡烟深柳晚来风”描绘出一种柔和的自然氛围,淡烟与柳树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诗意的宁静。
在描绘采莲的场景时,诗人用“结伴采芙蓉”传达出人们在自然中欢快的心情,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面的“毂纹细浪牵花桨,双鹭下绿水摇空”则以动态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生动感,船桨在水中划动的细腻画面与白鹭在空中飞翔的优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情态。
最后的“藕花裙湿鬓云松,人在落霞中”则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落霞的映衬让身处其中的人物更加美丽。整个诗歌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体现出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采莲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与人们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清代文人追求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丝轻染石榴红”中的“新丝”指的是什么?
A. 新的衣服
B. 新织的丝绸
C. 新的花
D. 新的春天
“双鹭下绿水摇空”中“双鹭”象征什么?
A. 热情
B. 宁静与优雅
C. 美丽的女子
D. 友谊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在什么时间?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午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