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8:57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作者:方干
颜巷萧条知命后,
膺门感激受恩初。
却容鹤发还蜗舍,
犹梦渔竿从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国,
会稽春草入贫居。
乡中自古为儒者,
谁得公侯降尺书。
诗人走到显得萧条的颜巷,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他回想起初次受恩时的激动与感激,虽已白发苍苍,但仍然愿意回到那个简陋的小屋,心中梦回渔日,渔竿与隼鸟相伴。如今,黄昏时分的云彩吞没了故国的景象,春天的草木在贫寒的住所中生长。乡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儒者,然而如今又有谁能够得到公侯的书信呢?
作者介绍:方干(约834-?),字子干,号青松,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咏物抒怀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干晚年,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变迁。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故乡的怀念。开篇即以“颜巷萧条知命后”点明了人生的无常,表明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对命运的感悟。诗中的“却容鹤发还蜗舍”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虽然年事已高,却仍希望归隐田园,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而“新定暮云吞故国”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暮色中的云彩如同吞没了他心中故国的画面,令人心生惆怅。“会稽春草入贫居”更是将对故乡的记忆与现实生活的贫困结合在一起,展示出一种对比的悲哀。最后两句“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则引发人们对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深思,质疑在这浮华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能获得真正的认可与荣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故乡及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地位与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干所描述的“颜巷”象征什么?
A. 繁荣
B. 萧条
C. 富裕
D. 热闹
诗中提到的“鹤发”指的是什么?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D. 婴儿
“谁得公侯降尺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社会地位
B. 友情
C. 财富
D.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