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时间: 2025-05-07 22:59:57

诗句

芝兰生吾庐,一雨一增蒨。

本亦何预人,怀抱终眷眷。

老傅时已迫,尘垢日须浣。

永惭旧文书,展读不终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7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芝兰生吾庐,一雨一增蒨。本亦何预人,怀抱终眷眷。老傅时已迫,尘垢日须浣。永惭旧文书,展读不终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我家中生长的芝兰,每下雨一次就更加茂盛。其实这本来与他人无关,但我心中始终挂念着。岁月已经老去,时光催促我不得不洗去生活中的尘埃。对于我过往的文书,我感到无比羞愧,展开来读却总是读不完。

注释:

  • 芝兰:指一种植物,象征高雅之人。
  • :指芳香的草木。
  • 怀抱:心中挂念或思念的情感。
  • 老傅:年岁已高的老师或长辈,暗指时间流逝。
  • 尘垢:生活中的污秽,象征心灵的杂念。
  • 永惭:长久的羞愧。
  • 旧文书:指过去的书籍或文稿,象征过往的学业或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和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评论等多方面的成就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年老时,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自省,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对过往学习的惋惜,充满人情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芝兰为引,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诗中通过芝兰的生长比喻人的品德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承认自己心中对知识的执念,尽管时间已迫,仍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后半部分的“老傅时已迫,尘垢日须浣”更是直面老去的现实和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简练,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芝兰生吾庐:诗人以芝兰开头,象征纯洁与高雅,暗示自己内心的追求。
    • 一雨一增蒨:每下雨一次,芝兰便更加茂盛,象征着不断的成长。
    • 本亦何预人:这种生长与他人无关,强调个人的独立与内心的坚持。
    • 怀抱终眷眷: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对过去和知识怀有深深的眷恋。
    • 老傅时已迫:随着年纪的增大,时间变得愈发紧迫。
    • 尘垢日须浣:生活的琐事与尘埃,时常需要清理,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
    • 永惭旧文书:对过去未完成的学习感到羞愧,显示了诗人的自我反思。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芝兰比喻人的品德)、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与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已逝光阴的惋惜,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 芝兰:象征高尚的品德与内心的追求。
  • :象征滋润与成长的因素。
  • 尘垢:生活的杂念与琐事,象征对内心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芝兰”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琐碎
    • B. 高尚的品德
    • C. 时间的流逝
  2. 诗人对旧文书的情感是什么?

    • A. 自豪
    • B. 羞愧
    •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与苏辙在风格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苏轼的作品更注重豪放与奔放,而苏辙则更为细腻与内省,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绛州园池 和杨畋孤琴咏 送刘牧推官之兖州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其十二 中峰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其十一 峻极上寺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其二 拜马涧 岁寒堂三题 其二 君子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苯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宿恶 圆米 画瓶盛粪 桃花星 以为口实 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得马失马 病字头的字 癶字旁的字 知无不尽 花门柳户 矢字旁的字 孤恩负义 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侧轮车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