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时间: 2025-05-02 04:44:40

诗句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40

原文展示: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白话文翻译:

在红炉上煮水,厄夏的景象令人忧伤,团扇摇动,感到秋天的寒凉。
来鸿已经飞过水边,去燕也告别了梁上。
冰蚕在寒冷的地方怀着忧虑,火鼠却安然在温暖的乡土中栖息。
那些曲士随意谈论着道理,夏天的虫子怎能理解霜降的意义?
万物变化何时才能停止,叹息这条漫长的路。

注释:

  • 红炉:指生火的炉子,象征着炎热的夏季。
  • 团扇:夏季用扇子,象征着炎热与清凉的对比。
  • 来鸿:指来临的鸿雁,寓意着秋天的到来。
  • 冰蚕: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蚕,象征着对寒冷的恐惧。
  • 火鼠:生活在温暖环境中的鼠,象征着对温暖的向往。
  • 曲士:指那些闲聊而不切实际的士人。
  • 夏虫:指夏天的虫子,象征着不知秋冬的无知。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冰蚕”和“火鼠”分别象征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反映出不同的状态和心态。曲士漫谈道理,指的是那些空谈而不切实际的士人,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上空谈的无奈与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富有哲理,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对自然的变化和人间的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辙的《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变化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夏秋交替之际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锐感受与深刻的反思。开头两句“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季节交替的氛围中,热烈的夏季与渐渐凉爽的秋季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炎热的厌倦,也有对初秋的惆怅。

接下来的“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则通过动物的迁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迁,鸿雁与燕子的形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冰蚕与火鼠的不同生存状态,暗示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命运与选择。

最后两句“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变化的无奈与对生命长河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对称,更在内容上深邃、丰富,展现了苏辙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炉厄夏景:炎热的夏季仿佛被困在红炉中,表现出对夏天的压抑感。
  2. 团扇悲秋凉:团扇摇动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无情变化。
  3. 来鸿已遵渚:鸿雁已飞过水边,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4. 去燕亦辞梁:燕子也已离去,告别了夏季的栖息地。
  5. 冰蚕怀冻薮:冰蚕在冰冷的环境中感到忧虑,象征着对寒冷的惧怕。
  6. 火鼠安炎乡:火鼠安然栖息在温暖的地方,表现出对温暖的向往。
  7. 曲士漫谈道:那些无所事事的士人随意谈论道理,反映出对社会空谈的无奈。
  8. 夏虫岂知霜:夏天的虫子怎能理解秋冬的来临,象征着无知与无奈。
  9. 物化何时休:万物变化的过程何时才能停止,感慨变化的无尽。
  10. 叹息此路长:叹息这条漫长的路,表现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夏季与红炉相提并论,表现出夏季的酷热。
  • 拟人:将冰蚕和火鼠赋予情感,表现它们对环境的感知。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偶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表现出对生命和季节交替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炉:象征炎热与压抑的夏天。
  2. 团扇:象征清凉与秋意,反映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
  3. 来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
  4. 冰蚕:象征对寒冷的恐惧与脆弱。
  5. 火鼠:象征对温暖的向往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炉”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夏天
    • C. 秋天
  2. “来鸿已遵渚”中的“来鸿”指的是什么?

    • A. 兔子
    • B. 鸿雁
    • C. 燕子
  3. 诗人对夏虫的态度是?

    • A. 理解
    • B. 无奈
    • C. 喜欢

答案:

  1. B. 夏天
  2. B. 鸿雁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辙与陶渊明:苏辙的诗注重季节变化与人生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湛番才叔倅新安 送薛子舒福州省觐 送徐文渊赴省试 送徐玑 送奭上人化缘 送木宗院 送李伟归黄山 送侯宁 送陈郎中知严州 送陈池州十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兵慌马乱 琅琅上口 鹿字旁的字 膛线 中央档案馆 涸辙穷鱼 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祠宇 廾字旁的字 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进贤退佞 逐新趋异 益复 人生观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