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12:43
西湖已过百花汀,
未厌相携上古城。
云放连山瞻岳麓,
雪消平野看春耕。
临风举酒千钟尽,
步月吹茄十里声。
犹恨雨中人不到,
风云飘荡恐神惊。
西湖的花已经凋谢,我和朋友不厌其烦地前往古城游玩。
云雾散去,远望连绵的山峦和岳麓,
雪已经融化,平原上开始春耕。
在微风中举杯畅饮,千杯酒尽情享受,
在月光下漫步,听那十里外传来的茄声。
我仍然怨恨那雨中的人无法相聚,
风云飘荡,恐怕会惊动神灵。
诗中提到的“岳麓”是指岳麓山,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吟咏,象征着升华的文化意象。而“雨中人不到”则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遗憾,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屡见不鲜,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门四学士”,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见长。
这首诗写于苏辙游历之际,回忆与朋友在西湖古城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态度。
苏辙的《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北渚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歌。全诗开头以“西湖已过百花汀”引入,展现了春天的逝去与时光的流逝,诗人和友人携手游玩,体现出一种惬意的情景。接着,诗人以“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临风举酒千钟尽,步月吹茄十里声”展现了饮酒作乐的欢愉,似乎在此刻忘却了世俗的烦恼。然而,“犹恨雨中人不到”一语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友人的缺席让欢乐的气氛中掺杂了一丝遗憾,风云飘荡中更是暗含了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境上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堪称宋代诗歌中的佳作。
本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变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西湖的花季已经怎样?
A. 仍在盛开
B. 已过
C. 繁盛中
D. 不知
诗中提到的“步月”意指什么?
A. 在月光下漫步
B. 步行到月亮
C. 月亮下的舞蹈
D. 月光照耀的地方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忽视
B. 期待
C. 怀念与惆怅
D. 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