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19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妨,笺幅偷和泪卷。
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晴空中的丝线牵动着我的思绪,面对着斜照在沧江上的夕阳,花瓣随风飞舞,远方的人影渐行渐远。
垂柳的影子笼罩着吴地的园林。此时,旗亭的烟雾冷冽,河桥的风却是温暖的。
兰花的情思,蕙草的盼望,在酒畔惹起了相思。
又怎知道我吟唱的情愫萦绕心头,渐渐让我把旧衣重剪。
凄凉断绝,流红的花瓣像千浪翻滚,缺月下的孤楼,总是难以留住燕子。
歌声在扇中凝固,等待着信物,夹着分钿。
试着挑灯欲写,虽然没什么妨碍,纸上偷偷卷起泪水。
寄托在残云剩雨的蓬莱,也应该梦到你。
作者介绍:吴文英,宋代词人,字文英,号湘山,生于南宋,主要活动于江南地区。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多描写离愁别绪和春景秋色。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感慨时局与个人情感的纠缠,表达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词作,展现了宋代婉约词风的典雅和细腻。首句“晴丝牵绪乱”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种复杂而纠结的情感状态,仿佛晴空中的细丝将思绪纷繁交织。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沧江夕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这种思念通过“花飞人远”表现得淋漓尽致,花瓣飞舞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无常。
在描写环境时,词人运用了“垂杨暗吴苑”“旗亭烟冷”“河桥风暖”等细腻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春日的暖意与内心的冷寂。兰情与蕙盼的结合,象征着对爱与美的向往与期待。后半部分则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情感的凄凉和无奈,尤其“流红千浪”“缺月孤楼”,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深刻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整首词在音韵上和谐,情感上层层递进,形成了由景入情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吴文英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情感经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表现了对往事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织,深刻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晴丝”象征什么?
A. 思绪的细腻
B. 风的强度
C. 天气的变化
D. 花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缺月孤楼”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D. 沉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