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1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16:16
北雁来南国,依依似旅人。
纵横遭折翼,感恻为沾巾。
平日谁能挹,高飞不可驯。
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
北方的雁群飞到南方,依依恋恋,像是漂泊的旅人。
它们在空中纵横飞翔,却遭遇折翼之痛,让人心生悲怆,眼泪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手帕。
平时谁能轻易捕捉飞翔的雁,想要驯服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朋友送给我的雁,三次嗅闻,仿佛是珍贵的礼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北雁”常常象征着离别与归乡,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此外,古代诗词中常用雁作为意象,表达孤独与旅途的艰辛。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荆州十首》是苏轼在荆州任职期间创作的诗歌,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在表达对北雁的思念时,反映了苏轼在南方任职时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
本诗通过北雁的意象,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北雁的到来引发了诗人对游子身份的思考,依依不舍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北雁本是远离故乡的象征,而“纵横遭折翼”则暗示了雁群在飞翔中遭遇的艰辛与挑战,折射出诗人的人生感悟。
接下来的句子“平日谁能挹”则表达了对高飞雁群的敬畏与无奈,强调了在生活中,许多美好事物都是难以得到的,正如高飞的雁永远无法被驯服。最后两句则通过与故友的赠送,表现出对珍贵情谊的珍视。三次嗅闻,仿佛将这份情感的珍贵与美好用细腻的感受表达出来。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孤独与对温情的渴望。苏轼通过这首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使人感受到在旅途中对故乡和友情的思念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北雁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探讨了人生中的孤独与珍贵情感的主题。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传达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雁”象征着什么?
A. 离别与孤独
B. 归乡与温暖
C. 旅途与艰辛
D. 以上皆是
诗中“感恻为沾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三嗅”意味着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北雁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故乡的向往
答案: 1. D 2. C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苏轼的《荆州十首 其九》更注重个人的情感寄托,而杜甫则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