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虞沧江提刑 其二

《挽虞沧江提刑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4:48:49

诗句

隼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8:49

原文展示:

隼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守卫的变化和自然景象。三次换守的隼旟(军旗)迎风飘扬,骏马在两边观望。想要清除龙庭的隐患,犹如参拜虎的幕帐。草地上还剩下绿草,粮食堆积如汉朝的屯仓一样红火。野外的渡口刚刚横渡船只,突然间就变得黑暗空荡。

注释:

  • 隼旟:隼是猛禽,旟是军旗,指代军队的变化。
  • 骃辔:骃是一种优良的马,辔是马缰,指马的驾驭。
  • 龙庭:指王朝或帝王的地方。
  • 虎幄:虎幄是指军营或将领的帐幕。
  • 周圄:围住的地方,表示区域。
  • 汉屯:汉朝的屯仓,指粮食储存处。

典故解析:

  • 龙庭虎幄:都与古代帝王和将领的权力象征相关,体现出诗人在思考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 汉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屯仓则是反映农业丰收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李曾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军政更迭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于画面感。开头两句通过隼旟和骃辔引入了战争的动荡和变化,表达了对局势的敏锐观察。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的描绘,既有丰收的希望,又有对未来的不安。通过草、粟、渡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事结合,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整首诗在气氛上略显阴郁,透出一种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隼旟三易守:暗示战事频繁,守将更替不断。
  • 骃辔两观风:骏马在风中观望,象征着对未来局势的关注。
  • 欲扫龙庭穴:表达了清除隐患的愿望。
  • 犹参虎幄弓:比喻面临的艰难与险恶。
  • 草馀周圄绿:描绘和平时期的安宁。
  • 粟积汉屯红:粮食的丰盈象征国家的富强。
  • 野渡方横棹:描写行船的瞬间,突显了环境的变化。
  • 俄成夜壑空:夜晚的空寂,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修辞手法:

采用了比喻(如“欲扫龙庭穴”)、对仗(如“骃辔两观风”,“草馀周圄绿”)、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过去与未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反思和对故国的忧虑。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敏锐与变化。
  • 龙庭:象征权力与统治。
  • 虎幄:象征军事与斗争。
  • :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安宁。
  • :象征丰收与富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隼旟三易守”中“隼”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船
    C. 一种马
    D. 一种树

  2. “欲扫龙庭穴”中“龙庭”象征什么? A. 自然环境
    B. 权力中心
    C. 农田
    D. 河流

  3. 诗中提到的“汉屯”指的是? A. 汉朝的都城
    B. 军事仓库
    C. 粮食储存处
    D. 战争的地方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曾伯《挽虞沧江提刑 其二》杜甫《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伤感与国家的动荡,杜甫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而李曾伯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3.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 早蝉 齐天乐 湘潭黄君修杞以其先人忠壮公双鱼图诗遗墨徵题,填此以应 齐天乐 咏梅 齐天乐 其四 戊午九月同王咏斋、张子高仿行宋文潞公,丙午同甲会 齐天乐 和彊村老人 齐天乐 昭君墓 齐天乐 壬戌1922庆祝许旅长绍宗及黄团长黛玉、李团长圭如清乡获胜 齐天乐九首 其三 齐天乐二首 其一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服软 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彰明较著 末如之何 乚字旁的字 儒官 峻清 门户洞开 风驰霆击 鬼字旁的字 攘权夺利 車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夸辩之徒 思妇病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