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

《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

时间: 2025-04-29 19:22:28

诗句

半幅古潺颜,看来心意闲。

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

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

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28

原文展示:

半幅古潺颜,看来心意闲。
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
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
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白话文翻译:

这幅古老的山水画,展现出宁静的心境。
何必要去寻找鸟儿的栖息之地,眼前的景色就可以让我超脱尘世。
傍晚的山巅,似乎传来猿猴的啼叫,松林深处,仿佛隐匿着山门。
我知道你在远方送来关心,因此不必让我想念回归山林的日子。

注释:

  • 潺颜:潺,水流声;颜,面貌、样子。这里形容画中的山水景象。
  • 鸟道:鸟儿栖息的道路,引申为人们寻求的安宁之处。
  • :山峰,指高高的山。
  • :猿猴的一种,通常用来象征孤独和幽静。
  • 掩关:掩藏的山门,表示与世隔绝的地方。
  • :关心、恩惠。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山水意象、鸟道和猿啼,反映了道家隐逸的思想。唐代时,许多诗人受到自然的启发,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779-853),唐代诗人,号广陵,字惟昙。齐己是晚唐著名的僧人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禅宗思想,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渴望逃离,寻找心灵的宁静。齐己通过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开篇“半幅古潺颜”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古朴的意境,仿佛一幅安静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令人心境宁静。而“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则表达出诗人对寻求内心安宁的直接感受,似乎不需要去寻找他处的桃花源,眼前的景色已足以令他超然于世俗之外。接下来的“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描绘了傍晚山中的幽静,猿啼的声音响起,松林深处的隐秘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则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关心,虽身处异地,心中却因友谊而感到温暖,减轻了对归山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人世纷扰的超脱,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幅古潺颜:半幅画面,古老的山水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气息。
  2. 看来心意闲:观赏这幅画,心中感到悠然自得。
  3. 何须寻鸟道:不需要去寻找鸟儿栖息的地方。
  4. 即此出人间:在这幅画中,便可以超脱于世俗之外。
  5. 巘暮疑啼狖:黄昏时分,山顶似乎传来了猿猴的啼叫声。
  6. 松深认掩关:在深松林中,仿佛隐藏着通往山门的路径。
  7. 知君远相惠:知道你在远方给予我关心。
  8. 免我忆归山:因此不让我想念归去山林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半幅古潺颜”比喻山水画的宁静。
  • 拟人:猿猴的啼叫似乎在表达一种情感。
  • 对仗:如“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纷扰的人世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安慰。通过与友人的情谊,诗人感受到了内心的温暖,减轻了对山林归隐生活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猿啼:象征孤独与幽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松林:象征隐秘与超脱,暗示着隐逸生活的理想。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世的淡泊,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诗人想要离开人世
    • B. 诗人对鸟道的向往
    • C. 诗人对当前景色的满足
  3. 诗中提到的“狖”是指什么动物?

    • A. 猴子
    • B. 鹿
    • C. 狗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山水意境,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加注重静谧之美。
  • 李白《将进酒》:虽主题不同,但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人世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相和歌辞。阿娇怨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 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之 磨镜篇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 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诗,题作所思) 和乐天鹦鹉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船的词语有哪些 睒忽 舟字旁的字 生死骨肉 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保皇 巾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排坠 雅论 晾干 魚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蔽明塞聪 精金百炼 野蔌山肴 因人制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