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2:53
眼儿媚 咏兰
作者:涂莹 〔清代〕
乌盆瓦缶素花新。芳草结为邻。
潇湘九畹,汀州丛箭,满室香匀。
芬芳一缕心脾沁。好梦几时徵。
姗姗来也,丹心著露,粉蕊含春。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的清新和芬芳。开头提到的“乌盆瓦缶”表明兰花的生长环境简单而朴素,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素白的花朵依然显得新鲜动人。接着,诗人描绘了芳草与兰花相依相伴的情景,暗示着自然的和谐美。之后提到潇湘和汀州的花卉景象,表现出兰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室内,让人陶醉。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最终以“丹心”和“春”的意象结束,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渴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潇湘九畹”提及了古代文人对兰花的喜爱与赞美,反映了兰花在古代文人心中的象征意义,代表高洁与清雅。
作者介绍
涂莹,生于清代,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诗人。她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是文人雅士追求高洁品味的时代。兰花作为一种象征着高雅的花卉,成为了许多诗人歌颂的对象。
《眼儿媚 咏兰》以兰花为主旨,展现了其清新脱俗和芳香四溢的特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诗人在开篇便以“乌盆瓦缶”的简朴环境引入,显示出兰花在艰苦条件下的依然绽放,突显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野扩展至潇湘和汀州的花卉景观,诗人通过地名的提及,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此时,兰花的香气不再是局限于一隅,而是弥漫整个室内,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深远的影响。
在感情的表达上,诗人在最后几句中流露出对兰花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丹心著露,粉蕊含春”,则是对兰花的真诚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渴望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体现了涂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兰花展开,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兰花象征着高洁与纯真,诗人以此传达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乌盆瓦缶”主要用于描述什么?
a) 兰花的颜色
b) 兰花的栽培环境
c) 兰花的香气
“潇湘九畹”中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条河流
b) 一个城市
c) 兰花的产地
诗的最后一句“粉蕊含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希望与生机
c)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眼儿媚 咏兰》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