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都昌

《过都昌》

时间: 2025-04-27 12:17:58

诗句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7:58

过都昌

原文展示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白话文翻译

在鄱阳湖上的都昌县,灯火辉煌的楼台有一万户人家。
南山隔着水流,人们无法渡过,东风吹拂下,碧桃花已经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
  • 都昌:指江西省的都昌县,位于鄱阳湖畔。
  • 灯火楼台:形容夜晚灯火通明的建筑,多指城镇的繁华。
  • 水隔:水流阻隔,形容人无法跨越。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碧桃花:桃花的品种之一,花色鲜艳,常用来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 整首诗描绘了都昌的美丽夜景和自然景观,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借用东风与桃花象征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兼具清新与沉郁,作品涵盖多个题材,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过都昌》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示了都昌的繁华与美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都昌》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都昌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灯火辉煌的楼台,营造出了一种繁华热闹的氛围,表现了都昌作为一个重要城镇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以“水隔南山”引入自然景观,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与距离。最后一句“东风吹老碧桃花”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隐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全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隐含了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敏感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鄱阳湖上都昌县”:开篇点明地点,通过具体的地名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2. “灯火楼台一万家”:描绘夜晚的繁华,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富足与热闹。
  3. “水隔南山人不渡”:通过水与山的自然阻隔,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4. “东风吹老碧桃花”:以春风与桃花作为意象,传达出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灯火楼台比喻繁华的城市生活。
  • 拟人:东风“吹老”桃花,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都昌的美丽与繁华,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繁华与温暖。
  • 南山:象征阻隔与距离。
  • 东风:象征春天、生机与新生。
  • 碧桃花:象征美好、青春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地点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湖南
    • C. 福建
    • D. 广东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灯火楼台一万家”,形容的是___的繁华。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风吹老碧桃花”表达的是对青春的怀念。(对/错)

答案:

  1. A
  2. 都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同为古代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有所不同。苏轼的诗更具生活气息,而李白则偏向于浪漫与豪放。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分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词全集》
  2. 《宋代诗歌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 许州西湖 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浣溪沙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天汉台 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海棠 南乡子·绣鞅玉环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翠纶桂饵 统体 恤吏 包含叔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耻居人下 动产 建之底的字 木字旁的字 锱珠必较 衣字旁的字 后手不接 能文 瑰艳 川字旁的字 包含朴的词语有哪些 严如鈇钺 营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