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华寺(寺邻岑水场施者皆坑户也,百年间盖

《月华寺(寺邻岑水场施者皆坑户也,百年间盖》

时间: 2025-05-03 11:18:05

诗句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

万人探斫富媪泣,只有金帛资豪奸。

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

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僧言此地本龙象,兴废反掌曾何艰。

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

坑流窟发钱涌地,暮施百镒朝千锾。

此山出宝以自贼,地脉已断天应悭。

我愿铜山化南亩,烂漫黍麦苏茕鳏。

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铛煮饭茅三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8:05

原文展示:

《月华寺》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
万人探斫富媪泣,只有金帛资豪奸。
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
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僧言此地本龙象,兴废反掌曾何艰。
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
坑流窟发钱涌地,暮施百镒朝千锾。
此山出宝以自贼,地脉已断天应悭。
我愿铜山化南亩,烂漫黍麦苏茕鳏。
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铛煮饭茅三间。

白话文翻译:

天公为何不怜惜自己,竟将土石凝聚成铜山?
万人争相探掘,富裕的女人哭泣,
唯有金钱与财富滋生了豪奸。
脱身献奉佛像的心意可想而知,
一块瓦片坐等千金归还。
月光照耀三火,难道是天意?
至今草屋依然被杂草包围。
僧人说这地方曾是龙象,
兴亡如反掌间,何其艰难。
高耸的山岩夜晚吐出金碧辉煌的气息,
早晨却知道奇石呈现青斑斑。
坑流洞中金钱涌涌而出,
晚上施出百两,早上千锾流出。
这山出宝却自贼,
地脉已断,天意应当悭惜。
我愿铜山化作南亩,
让丰硕的黍麦让苏茕鳏欢喜。
道人修道需要什么实物,
破锅煮饭三间茅屋就足够了。

注释:

  • 胡为:为何。
  • 自怜:怜惜自己。
  • 探斫:探掘、开采。
  • 富媪:富婆、富裕的女人。
  • 脱身献佛:脱离世俗,献身于佛教。
  • 瓦坐:用瓦片坐等。
  • 茇舍:茅屋、草房。
  • 龙象: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富贵。
  • 兴废:兴起和衰亡。
  • 千锾:货币单位,表示数量。
  • 铜山:象征富饶的地方。
  • 黍麦:指谷类作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其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擅长诗、词、文。

创作背景:

《月华寺》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尤其是贪婪与贫富差距的问题。寺庙的环境与周遭的富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世间财富的无奈及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月华寺》是一首深具哲理和现实意义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富裕与贪婪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即以“天公胡为不自怜”表达对自然的质疑,接着描绘了富裕的女人因财富被挖掘而哭泣的场景,展现了财富带来的悲剧。诗人提到“脱身献佛意可料”,暗示修行与财富的矛盾,表达了对物欲的反思。随着诗情的发展,苏轼用“月华三火岂天意”质问命运,感叹寺庙的艰难和人世的无常。

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这里描绘出一种奇异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接着,诗人通过“坑流窟发钱涌地”揭示财富的来源与最终的贼性,感慨财富的来去无常,最后以“我愿铜山化南亩”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愿意放弃财富,追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人生、财富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公胡为不自怜:质疑上天为何不怜惜自己,反而让人类争夺财富。
  • 结土融石为铜山:描绘财富的积累与形成。
  • 万人探斫富媪泣:揭示因财富而产生的悲剧。
  • 只有金帛资豪奸:财富使得人心贪婪。
  • 脱身献佛意可料:修行与财富的矛盾。
  • 一瓦坐待千金还:对物质财富的淡然。
  • 月华三火岂天意:对命运的质疑与思考。
  • 至今茇舍依榛菅:反映出寺庙的荒凉。
  • 僧言此地本龙象:神话与现实的对比。
  • 兴废反掌曾何艰:感叹兴衰的无常。
  • 高岩夜吐金碧气:自然美景与人性贪婪的对比。
  • 晓得异石青斓斑:欣赏自然的奇特与美丽。
  • 坑流窟发钱涌地:财富的产生与流动。
  • 暮施百镒朝千锾:财富的来去无常。
  • 此山出宝以自贼:财富的自我破坏。
  • 地脉已断天应悭:自然与财富的关系。
  • 我愿铜山化南亩:追求简单生活。
  • 烂漫黍麦苏茕鳏:愿意追求丰收的田园生活。
  • 道人修道要底物:修行也需生活必需。
  • 破铛煮饭茅三间:简单朴素的生活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钱财富比作自然界的现象,增强诗意。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情感共鸣。
  • 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财富与贪婪的深刻反思,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清幽与宁静。
  • 铜山:象征物质财富。
  • 高岩: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美丽。
  • 宝物:象征财富与贪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然
    • C. 贫穷
    • D. 和平
  2. “脱身献佛”是什么意思?

    • A. 追求财富
    • B. 追求精神修行
    • C. 反抗社会
    • D. 享受生活
  3. 诗中提到“高岩夜吐金碧气”中的“金碧气”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的象征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心的贪婪
    • D. 僧人的修行

答案:

  1. A. 财富
  2. B. 追求精神修行
  3. B. 自然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苏轼的《月华寺》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到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反思,但苏轼更多的是对财富与贪婪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郊行 春兴 除前钱惟重夜至 秋夜顾二丈来集 雨夜沈二丈至 闻雁 报刘一丈书 试院 驾幸太学倡和 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阴飔 条三窝四 赖皮 音字旁的字 开屯 包含串的词语有哪些 柔筋脆骨 靣字旁的字 包含头的词语有哪些 以伪谤真 缶字旁的字 审理 辵字旁的字 才疏智浅 尽心竭诚 包含寿的成语 插汉干云 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