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56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作者:郑燮 〔清代〕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钓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郑燮在辞官回乡后的心情。诗的前两句,诗人放弃了官职,身上只剩下寒冷的衣袖与空荡的口袋,表达了一种清贫和不屑于权位的态度。后两句则描绘了他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景,手中握着一根清瘦的竹竿,象征着他淡泊明志、乐于隐居的生活。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山西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以其独特的画风和个性鲜明的诗作闻名,尤其擅长画竹,常以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他的诗风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个性。
该诗写于郑燮辞官归乡后,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简朴生活与画竹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清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权利的无所畏惧。
郑燮的《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怀的诗作,字里行间透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乌纱掷去不为官",以直接的方式表明了作者对官职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豁达和洒脱。诗人将官帽抛弃,象征着他自我解放,远离权力的束缚,追求真实的自我。
接下来的"囊橐萧萧两袖寒",描绘了他辞官后生活的窘迫,"萧萧"二字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感觉,进一步强调了他选择清贫生活的决心。
而"写取一枝清瘦竹",则转向了诗人的新生活态度,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清瘦的竹子更是暗示着诗人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向往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
最后一句"秋风江上作钓竿",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景象,也象征着诗人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在这里,钓竿不仅是他垂钓的工具,更是他追求闲适生活的象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由与淡泊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独处的向往,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与心灵的自由。
郑燮的“乌纱掷去”指的是什么?
a) 官职
b) 财富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清瘦竹”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品格
b) 财富的追求
c) 官职的象征
诗的意境主要表现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郑燮的诗作相似,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陶渊明的诗更注重自然生活的美好,而郑燮则通过竹子的意象强调了品格的高洁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