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

时间: 2025-05-02 14:26:36

诗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36

原文展示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菊花并不比春天的花朵凋落的美丽,给诗人细细品味吧。

注释

  • 秋英:指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景色。
  • 春花:指春天盛开的花朵,通常是指那些鲜艳美丽的花。
  • 子细看:意思是请你仔细观察、欣赏。

典故解析

“秋英”与“春花”的对比,反映了自然界四季的更替,也暗含了人生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菊花在古代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常与高洁、坚韧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对人生、自然的感悟愈加深刻之时。诗中通过对比秋与春的花朵,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体现了他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苏轼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秋英与春花之间的异同。尽管秋天的菊花不如春天的花朵那样绚丽多彩,但它蕴含的深意却是不可忽视的。秋英象征着成熟与稳重,承载着岁月的积淀和内涵的丰富。苏轼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邀请读者细细品味这一季节的美,表现出他对生命不同阶段的理解与接受。

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深厚的哲理,反映了苏轼的胸怀与见识。他对四季更替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无论是春花的烂漫,还是秋英的清淡,都有其独特的美。在自然的变化中,苏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英不比春花落:秋天的菊花虽不如春天的花朵绚丽,但同样有其独特之美。
  • 说与诗人子细看:邀请诗人去细细观察,体会其中的韵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秋英与春花的对比,强调了不同季节的美感与意义。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不同时节的美,各有其独特的韵味。通过秋英与春花的对比,传达出对生命不同阶段的领悟和对美的包容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英:象征着成熟、坚韧,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沉稳。
  • 春花:象征着青春、活力,代表了生命的朝气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秋英”指的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菊花
    C. 桃花
    D. 荷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春花”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认为秋天的菊花比春天的花更美。 (对/错)

答案

  1. B. 菊花
  2. 青春、活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探讨秋天的意境与美。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上各有千秋,苏轼更注重哲理与内涵,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苦雪四首·其一 登陇 封丘作 闲居 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 奉酬睢阳李太守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丰衣足食 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女 乐道遗荣 绉絺 架陷 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去暗投明 鞋山 反犬旁的字 坐以待亡 松形鹤骨 黹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毁于一旦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