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52
安平泉
作者: 苏轼 〔宋代〕
策杖徐徐步此山,
拨云寻径兴飘然。
凿开海眼知何代,
种出菱花不计年。
烹茗僧誇瓯泛雪,
炼丹人化骨成仙。
当年陆羽空收拾,
遗却安平一片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平泉附近漫步的情景。作者缓缓地用手杖行走在山间,拨开云雾寻找路径,心情愉悦而飘逸。他想象着在何个时代被人凿开的海眼,种植的菱花早已不知经过多少年。烹茶的僧人夸耀着自己的茶碗如雪般洁白,而炼丹术士则把骨头化作了仙人。回想当年陆羽的茶道,虽然他整理过一切,却遗留下了这片安平泉。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文、词均有卓越成就,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期间,诗人借安平泉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安平泉的清澈与宁静,提供了他思索人生的空间。
《安平泉》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并蕴含哲理的古诗。诗人在山间漫步,借助安平泉的清澈水流,表达了他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心境。开头的“策杖徐徐”描绘了悠闲的步伐,带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中段通过“凿开海眼”和“种出菱花”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珍视。最后以“陆羽空收拾”作结,似乎在感叹当年追求的茶道与自然之美仍然存在,但人生却已是另一番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与哲理,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和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安平泉的自然美,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诗词测试:
“策杖徐徐步此山”中“策杖”指的是什么?
A. 手杖
B. 阴影
C. 雨伞
诗中提到的“陆羽”以什么著称?
A. 诗人
B. 茶圣
C. 画家
“凿开海眼”中“海眼”意指什么?
A. 海洋
B. 泉水
C. 山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