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人游岭南

《送人游岭南》

时间: 2025-04-27 14:52:53

诗句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2:53

原文展示: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少年时离别华阳,开始了万里游历,近南的风景从未让人感到秋意。路旁是红艳的花朵和绿嫩的竹笋,即使有猿猴的啼叫,听起来也显得幽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少别:少年时离别。
  • 华阳:地名,指诗人的故乡。
  • 近南:接近南方。
  • 红芳:红色的花朵。
  • 绿笋:绿色的竹笋。
  • 啼猿:猿猴的啼叫。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南方时所作,表达了对南方风景的喜爱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方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首句“少别华阳万里游”表达了诗人少年时的离别和远游的决心,而“近南风景不曾秋”则突出了南方气候的温暖和景色的常青。后两句“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南方道路的美丽和旅途的宁静,即使有猿猴的啼叫,也增添了一份幽静和野趣。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南方风光的喜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少别华阳万里游”:表达了诗人少年时的离别和远游的决心,华阳指诗人的故乡,万里游则显示了旅途的遥远和漫长。
  • 次句“近南风景不曾秋”:突出了南方气候的温暖和景色的常青,不曾秋意味着南方四季如春,没有明显的秋意。
  • 第三句“红芳绿笋是行路”: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南方道路的美丽,红芳和绿笋分别指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竹笋,形象生动。
  • 末句“纵有啼猿听却幽”:即使有猿猴的啼叫,也增添了一份幽静和野趣,啼猿的叫声在诗人听来却是幽静的,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红芳绿笋”是对仗的例子,通过颜色和物体的对应,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拟人:“啼猿听却幽”中的“听却幽”赋予了啼猿以人的感受,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风光的喜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芳:红色的花朵,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绿笋:绿色的竹笋,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啼猿:猿猴的啼叫,增添了一份幽静和野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红芳绿笋”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竹笋 B. 红色的果实和绿色的叶子 C. 红色的石头和绿色的草地 D. 红色的山峰和绿色的河流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南方风光的厌恶 B. 对旅途的疲惫 C. 对南方风光的喜爱 D. 对故乡的思念

  3. 诗中的“啼猿听却幽”表达了什么? A. 猿猴的叫声很吵 B. 猿猴的叫声很悲伤 C. 猿猴的叫声增添了幽静 D. 猿猴的叫声很恐怖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祝福。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戴叔伦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查询

归庵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钓者 散策 病起 揖仙阁 杂咏八首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其一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其四 食黍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巴的词语有哪些 将门虎子 色字旁的字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逻打 绸缪牖户 爿字旁的字 票禽 雄鸡断尾 三点水的字 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春风得意 笑乐院本 摧悴 香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先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