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吕希颜

《和吕希颜》

时间: 2025-05-03 19:49:32

诗句

雨过长江五月秋,主家宴客林塘幽。

苦无奇字从人问,赖有清尊消我忧。

道士旧游寻赤壁,美人相见忆罗浮。

休官便拟璜溪住,莼菜鲈鱼不外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32

原文展示:

雨过长江五月秋,主家宴客林塘幽。苦无奇字从人问,赖有清尊消我忧。道士旧游寻赤壁,美人相见忆罗浮。休官便拟璜溪住,莼菜鲈鱼不外求。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长江雨后带来秋意,主人在幽静的林塘宴请宾客。苦于没有奇特的字词可问人,幸好有清酒消解我的忧愁。道士曾游历寻找赤壁,美人的相见让我回忆起罗浮。辞官后我打算住在璜溪,只求莼菜和鲈鱼,不向外求。

注释:

  • 雨过长江五月秋:形容五月长江雨后,气候凉爽如秋。
  • 主家宴客林塘幽:主人在幽静的林塘边宴请客人。
  • 苦无奇字从人问:苦于找不到新奇的字词向人请教。
  • 赖有清尊消我忧:幸好有清酒可以消解我的忧愁。
  • 道士旧游寻赤壁:道士曾经游历寻找赤壁(指苏轼的《赤壁赋》)。
  • 美人相见忆罗浮:美人的相见让我回忆起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山)。
  • 休官便拟璜溪住:辞官后打算住在璜溪(地名,指隐居之地)。
  • 莼菜鲈鱼不外求:只求莼菜和鲈鱼,不向外求其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维桢在元代中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通过对宴客场景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设想,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五月长江雨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凉爽如秋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宴客场景铺垫了背景。诗人在宴客中感到无新奇字词可问,但清酒却能消解他的忧愁,这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道士寻赤壁和美人忆罗浮的典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只求简单的生活物资,不向外求,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过长江五月秋:通过“雨过”和“五月秋”的对比,表达了雨后长江的凉爽和秋意。
  • 主家宴客林塘幽:“林塘幽”描绘了宴客的幽静环境,与“主家宴客”形成对比,突出了宴会的私密性和高雅。
  • 苦无奇字从人问: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赖有清尊消我忧:“清尊”指清酒,诗人通过饮酒来消解忧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 道士旧游寻赤壁:通过道士寻赤壁的典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
  • 美人相见忆罗浮:美人的相见让诗人回忆起罗浮山,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 休官便拟璜溪住: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莼菜鲈鱼不外求:只求简单的生活物资,不向外求,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雨过”和“五月秋”的对比,突出了雨后长江的凉爽和秋意。
  • 典故:使用道士寻赤壁和美人忆罗浮的典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
  • 象征:“清尊”象征清酒,通过饮酒来消解忧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雨过长江五月秋:雨后的长江,凉爽如秋,象征自然的美和宁静。
  • 主家宴客林塘幽:幽静的林塘,象征私密和高雅的宴会环境。
  • 清尊:清酒,象征消解忧愁和逃避现实。
  • 赤壁:象征神秘和浪漫的游历。
  • 罗浮:象征浪漫和仙境般的回忆。
  • 璜溪:象征隐居和简朴的生活。
  • 莼菜鲈鱼:象征简单和满足的生活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过长江五月秋”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人为什么感到“苦无奇字从人问”? A. 因为他找不到新奇的字词 B. 因为他不想与人交流 C. 因为他不喜欢文学创作 D. 因为他不喜欢宴会
  3. 诗中“赖有清尊消我忧”中的“清尊”指的是什么? A. 清水 B. 清酒 C. 清茶 D. 清风
  4. 诗人打算辞官后住在哪里? A. 赤壁 B. 罗浮 C. 璜溪 D. 林塘

答案:

  1. B. 夏季
  2. A. 因为他找不到新奇的字词
  3. B. 清酒
  4. C. 璜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与诗中道士寻赤壁的典故相关,展现了苏轼对赤壁的历史和自然美的描绘。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这首诗与苏轼的《赤壁赋》对比,两者都涉及赤壁的典故,但杨维桢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赤壁赋》则更多展现了历史和自然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词作,可以对比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中吟 倚楼 点绛唇 思佳客 其四 梁湖道上 酬同志 扫花游 水龙吟(奉川实化凤花) 醉桃源 无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忘结尾的成语 生生世世 力字旁的字 如蹈汤火 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无声无色 良能 聿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脑力劳动 迁风移俗 方户 卒岁穷年 放嚵 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