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2
原文展示:
雉城曲 杨维桢 〔元代〕
荡舟横塘去,塘上野鸳鸯。 鸳鸯忽飞去,相见双女郎。 齐唱雉城曲,共制芙蓉裳。 手洗藕花露,劝君荷叶囊。 何以报永好,解佩双明珰。 妾住雉城里,不是雉城倡。
白话文翻译:
划船穿过横塘,塘上有野生的鸳鸯。 鸳鸯突然飞走,遇见两位女郎。 她们一起唱着雉城曲,共同制作芙蓉衣裳。 亲手洗净藕花上的露水,劝你用荷叶做囊。 如何回报永恒的友情,解下佩饰中的双明珠。 我住在雉城里,不是雉城的歌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奇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雉城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洁友情的赞美。
创作背景: 《雉城曲》可能是杨维桢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创作的,具体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划船、遇见女郎、制作衣裳等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洁友情的赞美。
诗歌鉴赏:
《雉城曲》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荡舟横塘去”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塘上野鸳鸯”则增添了一丝自然的野趣。随着“鸳鸯忽飞去”,诗人巧妙地引入了“双女郎”的形象,她们“齐唱雉城曲,共制芙蓉裳”,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才艺。诗中的“手洗藕花露,劝君荷叶囊”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温柔和体贴。最后,“何以报永好,解佩双明珰”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友情的珍视,而“妾住雉城里,不是雉城倡”则强调了女子的纯洁和高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杨维桢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雉城曲》通过描绘划船、遇见女郎、制作衣裳等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洁友情的赞美。诗中的女子形象美丽而纯洁,她们的行为展现了女性的温柔和体贴,而诗人对永恒友情的珍视则贯穿全诗,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横塘”是指什么? A. 地名 B. 水塘 C. 桥梁 D. 花园 答案:B. 水塘
诗中的“双女郎”在做什么? A. 划船 B. 唱歌 C. 制作衣裳 D. 洗露水 答案:C. 制作衣裳
诗中的“解佩双明珰”是什么意思? A. 解下佩饰中的双明珠 B. 解下佩饰中的双玉佩 C. 解下佩饰中的双金饰 D. 解下佩饰中的双银饰 答案:A. 解下佩饰中的双明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