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8:24
为怜涡水照人清,
素舸轻装岁暮行。
但见流民满淮北,
更无馀笑落阳城。
月临霜草寒同色,
风旋冰花冻作声。
如此天寒途更远,
扁舟一舣若为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涡水清澈的怜惜之情,轻装的白船在岁暮时节行驶。眼前只见流民满布淮北,阳光照耀下的城池却已没有笑声。月光照耀着霜草,寒冷的颜色难分,风旋起冰雪,发出寒冷的声响。在这样寒冷的天里,旅途更加遥远,扁舟停靠在岸边又是为了什么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流民的形象与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现实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黄景仁(1640-1710),字惟白,号静庵,晚号白雨,清代诗人,生于福建,后迁居杭州。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黄景仁的诗风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流离失所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间疾苦,表达对流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涡水舟夜》以其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通过“涡水照人清”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澈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然而,随后的“但见流民满淮北”,则突显了社会的悲惨现实。流民的存在象征着人间苦难,诗人在此处表现出对流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关注。
后四句通过描写严寒的自然环境和孤舟的艰难旅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月光、霜草和冰花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扁舟一舣若为情?”则引发读者对诗人情感的深思,似乎在问,舟停靠的意义何在?是归宿还是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忧伤和哲思,引导读者在自然之美中感受人间苦难,激起对现实的思考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流民的困境,表达了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涡水”是指什么?
A. 一种水流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素舸轻装岁暮行”中“轻装”指的是什么?
A. 船上没有重物
B. 船的颜色
C. 船的大小
诗人表达了对流民的什么情感?
A. 嫉妒
B. 同情
C.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