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得秋江晚照

《赋得秋江晚照》

时间: 2025-04-27 03:27:17

诗句

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

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

罾网鱼梁静,笞簦稻穗收。

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7:17

原文展示:

赋得秋江晚照 徐铉 〔唐代〕

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 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 罾网鱼梁静,笞簦稻穗收。 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耀着平静的江水,晴朗的天空下秋意盎然。 轻风吹动着明亮的枫叶,点点的沙鸥在空中飞舞。 渔网和鱼梁显得静谧,稻穗已经收割完毕。 不让行乐感到疲倦,缓缓地走下城楼。

注释:

  • 落日:夕阳。
  • 平流:平静的江水。
  • 轻明:轻风吹动,明亮的样子。
  • 点的:点点的,形容沙鸥飞舞的样子。
  • 罾网:渔网。
  • 鱼梁:捕鱼的设施。
  • 笞簦:收割稻谷的工具。
  • 不教:不让。
  • 行乐倦:行乐感到疲倦。
  • 冉冉:缓缓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成为北宋的官员。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江晚照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江晚照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夕阳下的江水和平静的天空构成了诗的基调。接下来的“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通过动态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枫叶的摇曳和沙鸥的飞舞都显得轻盈而自由。后两句“罾网鱼梁静,笞簦稻穗收”则转向了更为宁静的田园景象,渔网和鱼梁的静谧,以及稻穗的收割,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不舍,缓缓走下城楼的动作也显得从容而悠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夕阳照耀着平静的江水,晴朗的天空下秋意盎然。这里通过“落日”和“晴空”两个意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秋日傍晚。
  2. “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轻风吹动着明亮的枫叶,点点的沙鸥在空中飞舞。这里的“轻明”形容风吹动枫叶的样子,而“点的”则形容沙鸥飞舞的轻盈。
  3. “罾网鱼梁静,笞簦稻穗收”:渔网和鱼梁显得静谧,稻穗已经收割完毕。这里的“静”字强调了田园的宁静,而“收”字则体现了收获的喜悦。
  4. “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不让行乐感到疲倦,缓缓地走下城楼。这里的“不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而“冉冉”则形容了诗人缓缓走下城楼的动作。

修辞手法:

  • 比喻:“轻明动枫叶”中的“轻明”可以理解为轻风吹动枫叶的样子,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
  • 拟人:“点的乱沙鸥”中的“点的”形容沙鸥飞舞的样子,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如“落日照平流”与“晴空万里秋”,“轻明动枫叶”与“点的乱沙鸥”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描绘秋江晚照的宁静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不舍。

意象分析:

  • 落日:夕阳,象征着宁静和温暖。
  • 平流:平静的江水,象征着宁静和安详。
  • 晴空: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开阔和自由。
  • 枫叶:秋天的象征,代表着变化和成熟。
  • 沙鸥:自由飞翔的鸟类,象征着自由和轻盈。
  • 罾网:渔网,象征着田园生活的一部分。
  • 鱼梁:捕鱼的设施,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
  • 笞簦:收割稻谷的工具,象征着收获和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日照平流”中的“平流”指的是什么? A. 平静的江水 B. 流动的江水 C. 平静的湖水 D. 流动的湖水

  2. 诗中“轻明动枫叶”中的“轻明”是什么意思? A. 轻风吹动 B. 明亮的样子 C. 轻快的动作 D. 明亮的光线

  3. 诗中“点的乱沙鸥”中的“点的”是什么意思? A. 点点的 B. 点亮的 C. 点动的 D. 点状的

  4. 诗中“不教行乐倦”中的“不教”是什么意思? A. 不让 B. 不教 C. 不使 D. 不令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同样描绘了江边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秋日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赋得秋江晚照》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两者都描绘了江边的宁静景象,但徐铉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铉的诗歌。

相关查询

挽水心先生二首 忧爱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芳臭 二叠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次韵实之二首 再和二首 次方式成壶山韵 杂咏一百首·曹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戛戛乎其难矣 包含笨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包含肉的词语有哪些 羊陆 晋阳之甲 函电交驰 置之度外 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酒醴麹蘖 幕墙 尧雨舜风 目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包含跃的成语 攌耳 纤介之间 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