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0:39
忠显肩双庙,屏山籙二程。
岭寒松节苦,坛暖杏花明。
君也孤傅业,天乎独短生。
子孙无一物,故纸付渠耕。
这首诗描绘了忠显所肩负的庙宇,屏山与二程(程颢、程旻)所代表的道义。山岭上寒冷的松树似乎很苦,而温暖的坛上则杏花盛开。诗人感慨君子孤身一人,所依靠的事业却短暂,天意如此。他的子孙没有任何遗产,只能把这些旧纸卷交给农夫耕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用此诗表达了对忠义与短命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在表达忠义的同时,也透出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提及忠显和双庙,建立了一个庄重的背景,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通过对松树和杏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冷暖对比的意境,松树的寒冷与杏花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照,象征着生与死、苦与乐的辩证关系。
在“君也孤傅业,天乎独短生”中,诗人直接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孤独的感悟。这种孤独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最后一句“子孙无一物,故纸付渠耕”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后代的承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敬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忠义与短暂人生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道德的坚守与对命运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程颢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岭寒松节苦”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乐观
B. 忍耐与坚韧
C. 轻松愉悦
D. 繁荣昌盛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A. 坚定不移
B. 无奈与慨叹
C. 高昂亢奋
D. 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