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

《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

时间: 2025-05-07 10:22:19

诗句

画时应遇空亡日,卖处难逢识别人。

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拂埃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2:19

诗词名称: 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画时应遇空亡日,
卖处难逢识别人。
唯有多情往来客,
强将衫袖拂埃尘。

白话文翻译:

画的时候应该是逢了空亡之日,
卖画的地方又难以遇到识货的人。
只有那些多情的来客,
才会轻轻用袖子拂去尘埃。

注释:

  • 空亡日:古人认为某些日子为“空亡”,此日不宜进行重要活动,如买卖、画作等。
  • 识别人:懂得欣赏艺术、懂得艺术价值的人。
  • 多情往来客:指有情趣、爱好艺术的客人。
  • 衫袖拂埃尘:用衣袖轻轻拂去灰尘,象征珍视和欣赏。

典故解析:
“空亡”是古代命理学说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不适合进行某种活动的日子,常用于形容时运的不佳。诗中提到的“衫袖拂埃尘”可看作对艺术品的细心呵护,反映了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秋浦,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生于一个士族家庭,曾任多地官职,因其才华横溢以及个性鲜明而受到广泛重视。他的诗风清新,内容多样,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诗人观察到,尽管艺术作品众多,却难以找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欣赏的不同层次和情感。

诗歌鉴赏:
《燕尔馆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微妙关系。开篇提到“空亡日”,不仅仅是对创作环境的感慨,更是隐含了对命运和时运的不满,强调艺术创作的艰难。第二句“卖处难逢识别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表达了创作者在市场上难以找到真正懂得作品的人,这种情感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存在。最后两句“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拂埃尘”,则转向积极的情感,描绘了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人,他们用心去对待作品,象征着对艺术的敬重与热爱。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的基调更加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画时应遇空亡日”:创作时遇到不利的时机,暗示艺术创作的艰难。
    • “卖处难逢识别人”:在卖画的地方难以遇到懂得欣赏的人,反映出对艺术价值的无奈。
    • “唯有多情往来客”:只有真正喜爱艺术的人才会来欣赏。
    • “强将衫袖拂埃尘”:用手轻轻拂去画作的尘埃,象征着对艺术的珍视与热爱。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衫袖拂埃尘”比作对艺术的珍视和呵护。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强调了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是多么可贵。

意象分析:

  • :象征艺术创作,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空亡日:象征命运的无常与创作的艰辛。
  • 埃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不理解,显示出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空亡日”是什么意思?

    • A. 艺术创作的好日子
    • B. 不适合进行重要活动的日子
    • C. 艺术品的展览日
  2. 诗中提到的“多情往来客”指的是?

    • A. 喜欢艺术的人
    • B. 不懂艺术的人
    • C. 专业的艺术家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禹锡的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感慨,但刘禹锡更侧重于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反思,而白居易则更强调艺术的情感表达与人际互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永遇乐·舟中感旧 菩萨蛮·春闺 菩萨蛮·秋闺 青玉案·吊古 踏莎行·初春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殿前欢·酒杯浓 答韩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倒错 瓦字旁的字 怆然泪下 牲饩 公是先生 鼓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扫兴而回 龝字旁的字 包含窍的成语 酒酣耳热 旁行斜上 穷且益坚 包含昆的成语 经师人师 藜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