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

时间: 2025-04-30 15:18:03

诗句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

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03

原文展示: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
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白话文翻译:

从前我在伊原山上,独自漫游在竹林和树木之间。
人静静地依偎在红桂树下,鸟儿悠闲地栖息在碧绿的潭边。
松树的枝叶低垂着春天的雪,藤蔓倚靠着傍晚的山峦。
我对故乡的怀念永远存在,衰老后又如何能回去呢?

注释:

  • 伊原:地名,指的是今河南省的伊川,风景秀丽。
  • 孤游:独自游玩,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红桂:指的是红色的桂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碧潭:清澈的潭水,代表着宁静。
  • 松盖:松树的枝叶,形象地描绘出春雪覆盖的景象。
  • 桑梓邑:指故乡,桑树和梓树是古代常见的树木,象征着故乡的亲切感。
  • 衰老:指年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衰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松树、桂花和潭水,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常用来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49年),字梦符,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早春时节,诗人身处法堂,回忆起自己在平泉的别业。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上的复杂心境。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通过“孤游”二字,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在竹树之间的漫游,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接下来的“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升华。红桂的静谧与碧潭的闲适,反映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勾勒出春天的景象,松树的枝叶低垂,春雪如盖,藤蔓倚靠在暮山之上,画面静谧而美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衰老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永恒怀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在自然美景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我伊原上:回忆过去在伊原的时光,设定了时间和空间。
  2. 孤游竹树间:独自一人徘徊在竹林树木之间,表现孤独。
  3. 人依红桂静:人静静地依偎在红桂树下,体现出安静的氛围。
  4. 鸟傍碧潭闲:鸟儿悠闲地栖息在清澈的潭水旁,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5. 松盖低春雪:松树的枝叶低垂,春雪覆盖,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象。
  6. 藤轮倚暮山:藤蔓依靠在黄昏的山峦上,暗示着一种宁静。
  7. 永怀桑梓邑:对故乡的永恒怀念,表达了对根的依恋。
  8. 衰老若为还:年纪渐长,回归故乡的可能性变得渺茫,表现了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 对仗:如“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青鸟和松枝似乎都有了情感,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深厚的乡愁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竹树: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
  2. 红桂:象征着美丽与温暖,带来一种静谧的生活情感。
  3. 碧潭: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平和。
  4. 春雪: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5. 桑梓邑:象征着故乡,寄托着对故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德裕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红桂”象征什么? A. 寂寞
    B. 美好
    C. 哀伤
    D. 远方

  3. “永怀桑梓邑”表明诗人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忘却
    B. 怀念
    C. 厌倦
    D. 逃避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德裕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王维则更注重对大自然的描绘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再用前韵寄莘老 种德亭,并叙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铁沟行赠乔太博 戏咏馓子赠邻妪 送襄阳従事李友谅归钱塘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 舒啸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辞 包含顽的词语有哪些 笔参造化 只争旦夕 几字旁的字 老寋 鬯字旁的字 心心念念 落荒而逃 卜字旁的字 除旧更新 贝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包含做的词语有哪些 声誉鹊起 虚皇 一画开天 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