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46
台城路 辽后洗妆楼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
宫蝉绰约。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
春天的色彩在东楼上悄然落下,来时的白蘋花随风飘动。
凤辇曾经停留在此,瑶台一瞬间升起,妆点了远山的眉角。
宫中的蝉声婉转悠扬,似乎想要唤醒晨光,却还未撩动帘子。
璀璨的星光闪烁,照亮了池阁的一角。
兴亡的历史在眼前一闪而过,游人们在城脚下指点谈论。
波涛汹涌,雨声淅沥,破旧的石阶和莓墙显得萧条。
骤然的狂风摇动竹叶,像是曲中琵琶的哀伤,白色的翎毛仿佛在悲鸣。
只有那条长河,潺潺流淌的声音依旧像是昨日的回响。
作者介绍:曹贞吉(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常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观察。
《台城路 辽后洗妆楼》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作,展现了曹贞吉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东楼春色”引入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美丽与宁静。随后的描写中,凤辇和瑶台的出现则象征着权力与美丽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兴亡几番过眼”的句子,展现了对历史的无奈与感慨,游人的谈论和夕阳的斜照更增添了时光流逝的哀伤。通过“窣堵波高,雨淋铃急”描绘出环境的动荡与孤寂,似乎在反映个人情感的裂痕与对往昔的怀念。最后“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一句,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长河的潺湲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幅春日美景和历史沉思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哀愁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春日描写与历史的沉思,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贞吉的作品更注重历史的沉思与对往日的追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描绘了山水之美与个人的隐逸情趣。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