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3:29
高城直下视,蠢蠢见巴蛮。
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
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
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
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清闲。
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
南亭日潇洒,偃卧恣疏顽。
从高城俯视,隐隐约约能看到巴蜀的蛮族。
如何能够施行教化,连语言都无法沟通。
但我庆幸税收已完结,听闻街坊安宁。
岂是依靠良好的治理,全赖这一丰收的年头。
案牍工作已经简少,池边的馆舍也清闲。
秋雨滴落在檐下,夕钟响起,林中的鸟儿归还。
南亭的日子悠闲自在,躺卧其中尽情放松。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王”。其作品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尤以《琵琶行》、《长恨歌》闻名。他在政治上也曾担任重要职务,对民生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征秋税毕,题郡南亭》创作于白居易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正值秋天,诗中反映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思考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他对丰收的庆幸和对地方治理中存在的困难的认识。
这首诗通过白居易的视角,描绘了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的感受与思考。开篇的高城俯瞩,透露出诗人对周边环境的细致观察,尤其是对巴蛮少数民族的描述,体现了他对地方文化多元化的关注。接着,诗人提到施政教化的难度,强调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暗示着治理的复杂。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税收完成后的轻松心情,感受到村庄的安宁和丰收的喜悦,这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社会稳定的期待。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的环境愈发宁静,尤其是“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传达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最后,南亭的悠闲和放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高城直下视,蠢蠢见巴蛮。
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
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
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
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清闲。
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
南亭日潇洒,偃卧恣疏顽。
整首诗以白居易的个人经历为基础,讨论了地方治理的复杂与丰收带来的安宁,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责任与自然生活之间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白居易的《征秋税毕,题郡南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政治的批判
B. 对丰收的庆幸与安宁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巴蛮”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少数民族?
A. 北方
B. 西南
C. 东南
D. 中原
“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城市
B. 寂静的乡村
C. 战争的景象
D. 繁忙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