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42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冀。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鸡叫声刚起,傍晚的鸟儿又归巢。
昼夜交替如常,快得像呼吸一般。
不仅是容颜改变,渐渐感到无心无力。
我想着你,都是被年老所逼。
你虽年轻,却在南方瘟疫中憔悴。
三年未能回归,酷热消磨了你的颜色。
山上没有霜冻,水中却有沙虫。
你的健康我远不知晓,书信多隔年才得。
愿你少些愁苦,我也多加餐食。
各自保重身体,以慰彼此的长久思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尤其关注民生疾苦。
《寄元九》写于白居易在渭村的时期,因友人元稹被贬南方,白居易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
《寄元九》是白居易在渭村时写给友人元稹的一首诗,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自身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晨鸡和夕雀的对比,展现出日夜的交替,这种自然的循环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年貌的变化与心力的渐失,体现了人到中年,面对衰老的无奈与惆怅。
诗中对友人的描述,虽年轻却因谪贬而憔悴,展现了当时政治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后半部分谈及对健康的关心,诗人通过山水的描写,反映出南方的环境与健康状况,增加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最后,诗人以愿彼此少愁苦、保重身体来结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又有对友谊长存的祝福,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真情与哲思。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思考,同时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互相扶持的重要性。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诗中提到的“君年虽校少”是指: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两首诗虽内容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