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2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28:19
白云期
白居易 〔唐代〕
三十气太状,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三十岁时,气盛但胸中却充满了是非之事;六十岁时,身体衰老,四肢乏力。四十到五十岁,正是一个人退隐闲适的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白了命运的分配,心中懒散,少了追求。尽管如此,饮酒的兴致依然存在,登山的力量尚未衰退。作者感慨自己年纪尚可,因此与白云共度这段时光。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涉及社会、政治、人生等多个主题。白居易的作品常表现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时期。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理解。
《白云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作者以三十、六十、四十至五十等不同年龄阶段为切入点,描绘了从年轻时的气盛到老年时的体衰的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困惑。
在诗的开头,白居易以三十岁时的“气太状”引入,透出年轻人面对人生纷争的无奈与苦恼。而当他到了六十岁,身体的衰老使他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四肢的无力象征着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然而,诗中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在四十到五十的阶段,作者提到“退闲时”,这不仅是对生活节奏的放缓,更是对内心安宁的向往。年长后,白居易在经历了许多世事纷扰后,逐渐学会了接受命运的安排,心中少了追求,反而能够享受当下的宁静。
最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尽管年纪已大,但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未减。饮酒的兴致和登山的力量象征着他对生活依旧抱有希望与激情。在这份淡然中,他选择与白云共度,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描绘,展示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反思与感悟,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珍惜与淡然的心态。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三十岁时感到怎样的情绪?
A. 快乐
B. 烦恼
C. 安静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心慵少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心中充满追求
B. 心中懒散,不再追求
C. 心中充满愤怒
D. 心中安静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白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超脱
C. 名声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