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4:53
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
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
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
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
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
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白居易写道:白天变得漫长,吃饭的时间增多,夜晚短暂,早晨还想多睡一会儿。春天来了,虽然我年纪已大,吃的东西和睡的时间依旧充满乐趣。林子和塘边的美景让我陶醉,园中的小曲也显得幽静而深邃。我喜欢水,所以常常划船;我珍惜花朵,因此不愿意打扫地面。好在目前没有什么疾病,尽情地在酒杯前畅饮。世俗的纷扰与我何干,人生其实本无大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主张“诗通俗易懂”。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百态和表现个人情感。
《日长》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春日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此时的白居易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选择隐居生活,逐渐形成了他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的见解。
《日长》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面对人生无常的从容态度。诗开篇以“日长昼加餐”描绘了春日的长时间光照,生活的节奏变得缓慢,令人感到悠然自得。接着,诗人通过“夜短朝馀睡”表明了对生活的享受,不再追求忙碌,而是拥抱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诗中对“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仿佛在呼唤读者同他一起去感受春日的气息。白居易通过描绘“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表现了他对生活的随性与洒脱,表明了珍惜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态度。
在诗的最后几句中,白居易以“幸无眼下病”来表达对健康的感激,接着以“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总结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世间的纷扰与自己无关,生活的本质就是享受当下的快乐。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他在晚年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的生活,淡泊世俗的纷扰。
诗中“日长昼加餐”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白天时间变长,饮食增多
B. 夜晚时间变长,睡眠减少
C. 春天来临,生机勃勃
D. 对饮食的不满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享受与珍惜
B. 忧伤与怀念
C. 疲惫与厌倦
D. 无所谓
最后两句“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说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是?
A. 重视名利
B. 追求权力
C. 追求物质
D. 追求简单与自在
可以将《日长》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其诗中更强调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情感,而白居易则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