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7:00
四郊雨。正水涨平桥,寒深极浦。讶稻畦千顷,连翩下飞鹭。闭门卧掩檐前滴,不异平阳坞。向中宵自理愁端,寸笺难诉。还念旧情否。又暗碧苏堤,柳垂新缕。冷落湖山,为行潦后期阻。寻常游事无多恨,直恐归耕误。问何时灭尽乖龙部伍。
四周正下着雨,河水上涨,冲到了平桥的边缘,寒冷的水深处蔓延。惊讶于那千顷稻田中,成群的白鹭飞舞而下。关上门,躺在屋檐下听着雨滴,不同于平阳的岸边。到了半夜,我独自理清忧愁,却难以用纸笔诉说。还会怀念旧时情感吗?又看那暗淡的碧绿苏堤,柳树垂下新的枝条。湖山冷落,出行的雨水使得归期受阻。往常的游乐少了很多遗憾,只怕误了归耕的时节。问何时才能消灭那乖张的龙类。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以清新、细腻见长。汪东的诗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表达对时事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天,汪东借雨景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忧愁,同时回忆旧情,反思生活的无常和对自然的热爱。
《探芳信》是一首充满了忧愁与思索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细腻雨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开篇以“四郊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而后通过“水涨平桥”的描写,象征着生活中的波动与变迁。诗人在雨中独自思索,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白鹭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丝生机,似乎在暗示着希望的存在。
诗的中段,诗人关上门,静静躺在屋檐下,听着雨滴,意境悠远。这种宁静与孤独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在对旧情的回忆中,诗人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安。最后的“问何时灭尽乖龙部伍”,更是通过比喻表达出对生活中不如意的无奈和期望。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映衬出深邃的情感,情景交融,极具韵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旧情的怀念。
诗中“水涨平桥”指的是什么现象?
诗人“闭门卧掩檐前滴”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