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0:09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
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
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
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
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
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
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
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
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
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
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09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作者: 王建 〔唐代〕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
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
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
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
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
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
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
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
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
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
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这首诗描绘了在弟子部中,听风听水的霓裳舞曲。舞者们的声音还未足以传授给他人,直到在床前见到了皇帝。中管和五弦乐器初次演奏,远远地隔着帘子听见合奏。声声乐音直向天际落下,仿佛是仙人在夜里唱经。自从在梨园中得到机会,舞曲不断上演,难以停止。此时舞者们向霓裳致敬,站在台阶前接受紫衣的赐予。新谱的声音渐渐响起,除了梨园之外未曾教过他人。传达给书法家的作品,官员们骑马前来赐予功臣。霓裳舞者有贵妃参与,从头到尾都在曲调中。时间长了耳中熟悉了乐声,拍打的节拍细微而准确。弦乐声声传来,仿佛隔着彩云,五更时分传来山中的乐音。武皇亲自送走西王母,新换上霓裳的月色裙子。命令宫女们沐浴回来,遥望美人们院门开启。一山星月下霓裳舞动,好的字眼从殿中传来。传唤法部按霓裳的新曲,得到了恩赐后特意演出。想必是贵妃在楼上观看,内人们抬着彩罗的箱子。朝元阁上山风起,夜里听着霓裳伴着玉露的寒意。宫女在月光下更替站立,黄金梯滑行难以并行。知道华清的年月已满,山头山底种上长生的草。离去时留下霓裳曲,都是离宫别馆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表达出对音乐、舞蹈的热爱,并富有浓厚的人情味。
创作背景: 《舞曲歌辞》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对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崇尚。诗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这首诗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的舞蹈场景,表现了舞者在音乐、舞蹈中所带来的美感与艺术魅力。诗中不仅展现了霓裳舞的华美,还融入了对宫廷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描写“听风听水”的自然音响,与舞者的表演相结合,突显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描绘细节时,使用了丰富的音韵和节奏,使得整首诗歌如同一曲轻盈的舞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诗中还隐含着对宫廷权利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舞者们的荣耀与光环虽好,却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背后的辛酸与孤独。尤其在“离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一句,既是对舞蹈艺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舞蹈艺术的颂扬,更是对唐代文化盛世的生动写照,体现了王建对音乐、舞蹈以及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霓裳舞为主题,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华丽与繁盛,反映了对艺术的热爱及权力与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美感的宫廷生活画卷,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魅力。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霓裳”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弟子部”主要用于__。
判断题:该诗主要表达了对宫廷舞者的赞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