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19
促刺复促刺,水中无鱼山无石。
少年虽嫁不得归,头白犹著父母衣。
田边旧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鸡飞。
出门若有归死处,猛虎当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门,在家谁唤为新妇。
岂不见他邻舍娘,嫁来常在舅姑傍。
催促着又催促着,水中没有鱼,山上没有石头。
年轻的女子虽然已经嫁,仍然无法回家,白发依然披在父母的衣服上。
田边的老宅不是我的,我的身影连逐鸡都不够。
如果出门真的有归死之处,猛虎就在前方的道路上。
百年不曾踏入君的门,在家里谁会叫我为新妇呢?
难道没有看到邻居的女子,嫁来后常在舅姑身边?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猷,号清风,是一位以写乐府诗而闻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和家庭观念转型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婚姻和家庭的思考,反映了女性在婚姻中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个人自由的渴望。
《促刺词》通过质朴而直白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女性在婚姻制度下的无奈和困境。开篇以“促刺复促刺”表明时间的紧迫感,暗示生活的艰辛和急迫。紧接着通过“水中无鱼山无石”描绘出一种空旷无物的凄凉境地,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失去的无奈。
在“少年虽嫁不得归”一句中,诗人揭示了女性嫁后无法回归娘家的现实,显示出婚姻对女性自由的束缚。此句中的“头白犹著父母衣”,不仅表达了对父母的依恋,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时间让人变老,却依旧无法摆脱家庭的枷锁。
接下来的“田边旧宅非所有”一句,突显了身份的卑微和无奈,诗人以“我身不及逐鸡飞”形象地表达了自身的无力感,连追逐鸡飞的能力都没有,更加凸显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最后的几句,诗人以“猛虎当衢”比喻出门的危险与无奈,强调了女性在婚姻与家庭之间的挣扎与矛盾。“百年不遣踏君门”更是感叹了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她们即使嫁入他人家,也不能完全获得家庭的温暖和归属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王建对女性困境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以女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婚姻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家庭与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遭受的困境与挣扎。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女性在传统家庭制度下的困境图景,反映出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限制。
选择题:诗中“少年虽嫁不得归”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水中无鱼山无石”,这表现了诗人的____感。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婚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