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3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作者:顾况 〔唐代〕
乐府只传横吹好,
琵琶写出关山道。
羁雁出塞绕黄云,
边马仰天嘶白草。
明妃愁中汉使回,
蔡琰愁处胡笳哀。
鬼神知妙欲收响,
阴风切切四面来。
李陵寄书别苏武,
自有生人无此苦。
当时若值霍骠姚,
灭尽乌孙夺公主。
这首乐府诗只传唱横笛的美妙,琵琶则表达了关山的旅程。羁旅的雁在边塞上飞翔,环绕着黄云,边疆的马仰天嘶鸣,白草在风中摇曳。明妃因汉使归来而心生忧愁,蔡琰在胡笳声中感到无尽的哀伤。鬼神知晓这乐器的妙处,想要吸引它的声音,阴风阵阵从四面袭来。李陵寄书给苏武,世上竟没有人能理解这种苦楚。如果当时能遇上霍骠姚,便可以消灭乌孙,夺回公主。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乐府诗著称,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叹。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明妃、蔡琰,都是因国事而遭遇悲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游子身世的同情。
《刘禅奴弹琵琶歌》是一首富有情感的乐府诗,通过琵琶这一乐器引发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歌开篇即指出乐府诗的流行,强调横笛的美妙,却暗示着琵琶更能表达复杂的情感。
诗中描绘了羁旅的孤独,羁雁与边马的意象交织,既表现了游子的无奈,也营造了边塞的荒凉。明妃与蔡琰的形象象征着古代女性在国破家亡时的痛苦,体现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及李陵与苏武之间的友谊,表达了对忠贞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态的无奈与无力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个人的孤独感到对历史的不平之感,最终汇聚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思索,恰如那琵琶的悠扬,令人沉醉而又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羁雁”“边马”)、拟人(如“鬼神知妙”)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与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琵琶这一乐器,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游子命运的同情,揭示了人们在动荡年代中所遭受的孤独与苦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乐器?
明妃因为什么感到愁苦?
李陵和苏武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